從COVID-19病毒爆發至今已近兩年,病毒一再變種,全球也經歷了一波又一波的高峰。
Omicron變種病毒傳染力更強,這讓大眾更為擔心,儘管限制聚會等娛樂活動,但出門採買、上班、上課等卻是無法避免的,儘管嚴格做好防護措施,是否一出門就會帶上病毒回家?
特別是在高密度人口的地區,許多人是居住在社區大樓裡,免不了搭乘電梯,而多國均有傳出懷疑是在搭電梯時染疫的例子。
韓國醫學會主席崔在旭(Chae-Wook Choi)表示:電梯為狹小空間,保持社交距離2公尺。有一定難度,病毒還是可以透過微小的飛沫入侵人體肺部,如果接觸到電梯按鈕上殘留的病毒也會染疫。
國內外均有社區電梯感染案例
韓國首爾
疫情爆發初期,民眾還未有戴口罩的觀念。韓國首爾就有一名女性與患者搭乘同一部電梯,雙方都沒有戴口罩及交談,短短幾分鐘時間便被感染。
中國內蒙古
同樣也是疫情爆發初期的案例。一位內蒙古的男子確診,但並無外出接觸,也未去過當時病毒爆發地果貿市場。但經過檢疫調查發現,該男子曾與確診鄰居搭乘過同一部電梯。
高雄鳳山
台灣的疫情爆發時間較其他國家晚,當時民眾已有正確配戴口罩的觀念。
高雄鳳山有一棟約60戶居民的大樓傳出社區感染。共有5位居民確診,而這5人分屬2戶人家,但彼此並不認識,且分別居住在不同樓層。該社區僅有一台電梯,且空間狹小僅能容納3-5人。調閱監視器後發現,兩戶人家分別在同一天不同時間搭乘過電梯,因此研判感染途徑就是電梯。
搭乘電梯防病毒6妙招
搭乘電梯6妙招給大家參考,但落實正確戴口罩仍然是重中之重。
- 若能走樓梯就不搭電梯
- 面對牆壁站避免與他人接觸
- 電梯內勤清潔消毒
- 避免直接用手碰觸電梯按鈕
- 乘坐時不交談
- 安裝電梯免接觸感應系統
而在安裝電梯免接觸感應系統,在海外已成為趨勢。
以香港為例,從政府推動至民間,至今已有破千電梯安裝。從政府機構、學校、香港國際機場、到知名的商業大樓,像是太古廣場、屈臣氏大樓、宏天廣場等,為了大眾的衛生與安全,皆安裝外掛行的感應裝置,讓民眾減少接觸電梯按鈕的機會,進而降低在電梯內交叉感染的風險。
文章轉載:電梯成病毒的溫床?社區電梯防疫6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