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SA臺灣智庫觀察指出: 即使已通過補助審查,執行過程也更容易因制度不全而遭遇「減價驗收」、「期末成果被刪減」等情況; 對於研發流程未系統化、內部管理不健全的企業而言,補助不再是無痛資源,反而變成高風險挑戰。 因此,TGSA建議企業從「制度健全」與「專案落地性」重新調整補助案策略,而非僅追求形式創新。
政策導向:從研發到市場布局的全鏈轉型 政府補助主軸已由過往的「研發即重點」進一步拓展為「從研發→行銷→出海」的一條龍扶持邏輯,
目前重點包含:
1.具競爭力產品研發:補助傾向支持能出口、具差異化技術與國際化潛力的終端產品。
2.多元市場拓展布局:企業若能同步提出國際拓銷與在地布局計畫,將提高審查通過機率。
3.導入 AI 與節能減碳策略:補助評分重視是否融合數位轉型與 ESG永續邏輯。
換言之,政府正鼓勵企業建立「技術研發 × ESG、AI導入 × 國際行銷」三位一體的升級架構 關稅風險多變,美國市場需深耕基礎 美國近期關稅政策調整對台灣企業影響深遠,尤其: 不同產品的關稅稅率因進口國而異,變化速度快、透明度低。大部分企業趨向保守、被動; 若缺乏研發基礎與客戶黏著度,即便產品合格也容易遭遇「轉單效應」或失去價格競爭力。
TGSA建議企業: 從「需求面」出發,強化與美國現有客戶的合作深度,強化服務與研發能量。 不只透過減少主動策略防禦風險,更要加強市場調查,伺機轉進;在全球供應鏈重整與地緣稅制重構過程中,觀察新興市場與新通路的潛力。 【TGSA專業觀點】 「今年的補助案審查日益嚴謹,從審查到核銷標準提高。政府要看的,不只是你研發什麼,而是你能不能撐起一條完整的價值鏈—從產品力、ESG、到市場連結。我們建議企業不應只是為補助案而寫案,而是藉由爭取補助案機會,重建競爭架構,並設計出可放大複製的國際進攻模式。」
- 本文為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之觀點與意見,與本平台立場無關。涉及之著作權、言論及法律相關責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擔。
- 我已確實了解,台灣新聞聯播網擁有審核及決定是否刊登的權利。如新聞稿有違反法規或被檢舉的疑慮,台灣新聞聯播網有權將其下架刪除,且不另行通知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