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玩文化正悄悄進化。從 BE@RBRICK 到 POP MART,角色收藏早已跳脫動畫或品牌IP範疇,轉向更加個人化、情感化的收藏思維。尤其在Z世代與Alpha世代崛起後,潮玩市場正從「擁有角色」進一步邁向「創造角色」。
順著這波趨勢,來自台灣的創作品牌 V&J Studio 近期嘗試提出另一種可能性:透過編織,打造一款可以由使用者自行設定外觀、五官、穿搭風格與性格設定的療癒型角色公仔。
這項概念主打「手感+情緒承載」的設計方式,不使用傳統塑膠材質,而採用混色毛線進行編織製作。角色具備可自選造型模組,並可搭配文字語錄卡,強調每一隻公仔皆可成為個人記憶、情緒或人生片段的象徵。
該團隊在前期設計訪談中發現,年輕世代對角色需求不再僅限外型喜好,更重視內在情緒投射與風格辨識。他們表示:「角色不一定要正能量,只要夠真實,甚至有點廢,就能讓人感受到陪伴與共鳴。」
從受眾初步回饋中,也出現如「希望做一隻眼神死的娃娃陪我開會」等意見,反映出Z世代對現實壓力的幽默解構與自我療癒需求。
同時,編織文化亦在國際間形成另類浪潮。從韓劇《離婚保險》主角以鉤針緩解生活低谷,到TikTok、Instagram興起的 #knitcore 與 #knittingtherapy 等風格標籤,編織逐漸轉化為年輕人所認同的放鬆儀式與情緒出口。
V&J Studio 結合這項國際趨勢與本地觀察,發展出一套角色設計邏輯,包含:
-
毛線材質=情緒節奏的物理載體
-
角色外觀=自我情緒投射與分身設計
-
語錄卡=承載記憶片段的輕敘事工具
這樣的潮玩角色試圖擺脫市場上大量重複與制式化的設計,改以貼近人心的「陪伴感」取而代之。
目前該品牌仍處於產品開發初期,並透過線上問卷邀請有興趣者參與設計方向與內容回饋。團隊表示,希望未來這些角色能在日常中陪伴使用者,也為潮玩文化注入更多關於情緒共感與自我風格的可能性。
療癒,不一定是讓人變好,也可以是「陪你一起廢」的某種共存。
在這個快速移動的時代,也許我們都需要一個能坐下來陪我們慢慢喘氣的分身。
募資參與:https://lihi.cc/3dO5y
更多內容|IG @v.j_studio|FB|官網 V&J Studio
療癒,不是教你變好,而是陪你一起爛。
這次,讓你自己設計你的人生分身。
- 本文為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之觀點與意見,與本平台立場無關。涉及之著作權、言論及法律相關責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擔。
- 我已確實了解,台灣新聞聯播網擁有審核及決定是否刊登的權利。如新聞稿有違反法規或被檢舉的疑慮,台灣新聞聯播網有權將其下架刪除,且不另行通知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