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排版」到「語意」:H2 標籤的角色進化
「以前的 H2,是為了人看起來整齊;現在的 H2,是為了讓 AI 看懂你在講什麼。」台灣SEO專家邱煜庭解釋。傳統 SEO 強調層級與關鍵字,而在 AEO/GEO 時代,H2 成為「chunk」的界線,每個 H2 底下的段落,都是語意自成一格、可被 LLM 模型抽取的資訊單元。
他舉例說明,AI 並不會像人類從頭到尾閱讀一篇文章,而是切分成一段段「可被引用的語意塊(chunk)」。這些 chunk 通常對應到 H2 的邏輯。如果 H2 無法準確表達該段落的焦點,AI 模型就可能忽略這段內容。「你可以把每個 H2 想像成對 AI 發出的邀請函,它必須清楚地說明:『我這裡要回答的是哪個問題』。」
問句式 H2:讓 AI 更容易『抓重點』
過去常幫許多業者規劃 SEO 專案的邱煜庭指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是將 H2 改寫為問句形式(例如「什麼是 AEO?」「為什麼 H2 對 LLM 很重要?」),這不只是可讀性問題,而是對 AI 的語意提示。
「當 H2 是問句時,AI 更容易在 chunk 分析階段辨識出主題與回答關係,這就像在你的內容裡,預先標好『問題 → 解答』的結構,讓模型直接拿去引用。」
他引用自己近期在內容優化實驗中的發現:「我們觀察到,被 LLM 摘要引用的內容,有高達七成以上出現在問句式 H2 之下,因為它們在語料訓練中更容易被歸類為『可回答的段落』。」
「H2 是新的新聞導言」:資訊濃度要高、段落要自立
談到寫作方法,他認為 AEO 時代的內容結構更像「新聞稿」,每個 H2 就像一篇小新聞的導言,要能在前兩句清楚交代 5W1H(誰、什麼、何時、何地、為何、怎麼做)。
「一個好的 H2 區塊,應該即使被單獨拿出來,也能被理解。」邱煜庭強調。
他建議每個段落應前置核心結論(Front-loading),在第一段就講清楚重點,後面再補細節與數據支撐,這樣能讓 AI 更容易判定該段為高價值內容。
他進一步補充:「AI 模型其實很像新聞編輯,它會自動剪掉模糊、重複或無重點的段落。如果你的內容資訊濃度不夠,它根本不會被考慮進 AI 的回答中。」
避免「人看得懂、AI 看不懂」:格式與語意的一致性
根據邱煜庭的觀察,許多內容創作者仍停留在傳統 SEO 的思維,過度堆疊關鍵字或視覺排版,卻忽略了語意標記的重要性。
「現在的 SEO,不只是讓 Googlebot 看得懂,更要讓 Gemini、ChatGPT、Claude 這些模型能夠理解語意的邏輯。」他強調。
在實務上,他建議使用一致的 HTML 結構(如 <section>、<article>)、善用 <ol>、<ul> 或 <table> 來標示層級與關聯,這能顯著提升內容的 chunk 清晰度與引用率。
AEO 寫作的核心邏輯:讓每個段落能『被引用』
邱煜庭總結道:「我們在 SEO 時代追求的是排名;在 AEO 時代追求的,是『被引用』。」
在他的認知裡,AEO/GEO 並非取代傳統 SEO,而是它的語意延伸,重點不再是誰的關鍵字密度高,而是誰的內容最容易被 AI 模型理解與採用。
「你的文章不是寫給人搜尋的,而是寫給 AI 解讀的。每個 H2,都是你與 AI 溝通的起點。」
關於邱煜庭(小黑老師)
邱煜庭為行銷顧問與「電商報數據」創辦人,擁有超過十年數位行銷與 AI 內容策略經驗,專長於 FABE × SPIN 說服架構、AEO/GEO 搜尋優化、及數據驅動內容系統設計。
新聞聯絡:
燈言顧問株式會社/煜言顧問有限公司
E-mail: backtrue@toldyou.co
- 本文為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之觀點與意見,與本平台立場無關。涉及之著作權、言論及法律相關責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擔。
- 我已確實了解,台灣新聞聯播網擁有審核及決定是否刊登的權利。如新聞稿有違反法規或被檢舉的疑慮,台灣新聞聯播網有權將其下架刪除,且不另行通知及解釋。

















-120x86.jpg)

-120x86.p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