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訂定每年2月21日為「世界母語日」,移民署北區事務大隊臺北市服務站於今(19)日舉辦「新住民家庭教育及法令宣導」活動,邀請新住民潘喜玲,分享成為司法院官方特約通譯唯一的柬埔寨語通譯及母語講師的經驗,並指導新住民朋友編織手機掛繩,體驗臺柬文化融合與創新,一同響應世界母語日,為臺灣營造友善的多元語言文化環境。
潘喜玲來臺後不斷進修學歷,取得政府單位專業證書成為通譯,自110年起開始在臺灣高等法院擔任通譯,分享有時在庭審中,同鄉的姊妹因為語言不通,情緒激動,這時她就是兩方的橋樑,秉持中立原則,翻譯內容不能增加或減少,還要注意避免加入個人情感或偏見。喜玲表示法院通譯都有經過專業的培訓及口試,讓她能在符合法院通譯倫理規範之下傳譯,不僅幫助同鄉姊妹解決語言障礙,也為司法單位提供專業傳譯協助,她覺得十分有成就感。喜玲回憶起自己剛開始擔任法院通譯時,法庭上嚴肅的氛圍也讓她好緊張,與法官面對面時心臟都會蹦蹦跳,現在累積多次經驗,已經可以態度自若雙向同步口譯了呢!
喜玲憑著對母國文化的熱愛,對於柬埔寨語在臺的推行不遺餘力,不僅是擔任雙北多所國小、臺灣東南亞語言線上教育機構的母語老師,亦或是政府單位的通譯、教材編審委員,喜玲說臺灣是個尊重多元、欣賞差異的國家,各族群間互相包容及欣賞,鼓勵在場的新住民姊妹,勇於說母語,呼籲新住民姊妹一同重視各國母語與文化。
自柬埔寨嫁來臺10餘年的喜玲,與先生育有3個子女,利用照顧家庭之餘開創斜槓人生,除當直播主販售家鄉及手工商品,喜玲的興趣是編織,不僅能編柬埔寨傳統水葫蘆編織包,也能編時下最新潮的手機掛繩,用她靈巧的雙手凝聚同鄉姊妹的力量,共同創手工編織包工作團隊,促進臺灣社會對多元文化的理解與接納。
臺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表示,每位新住民的母國背景,都是創造臺灣語言多樣性的寶貴人才,更是推廣各國母語文化上不可或缺的一環,對於新住民潘喜玲深耕母語的推廣深感敬佩。另臺北市服務站主任蘇慧雯提醒,《新住民心力量》是一個聚焦在新住民的廣播節目,透過來自各國新住民及專家分享與訪談,讓社會大眾可以理解並尊重不同文化習俗,至今年4月30日前,收聽節目後,填寫節目滿意度問卷並留下有效資料,就有機會獲得最大獎iPhone 16或全聯禮卷1,000元,歡迎大家一同參與,活動詳情公布於「新住民心力量」廣播節目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owerofnewimmigrants) ,千萬不要錯過這個好康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