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臺灣教師節(9月28日)即將到來之際,移民署新北市服務站特別訪問新住民通譯人員黃日麗,分享她在越南的教學生涯與教師節文化。黃日麗曾在越南擔任通譯及口譯員,並教授臺灣企業幹部越南語課程。來臺後,她持續深耕越南語教學,不僅在國中、小學社團與母語課程擔任越南語老師,同時也在救國團成人班授課,將母語文化傳遞給不同年齡層的學習者。她在課餘空檔時間,更主動到新北市服務站協助擔任通譯人員,以自身的專業和經驗幫助新住民朋友跨越語言障礙。她笑著說:「透過通譯的服務,一樣能把教育的精神延續下去。」
越南的教師節訂於每年11月20日,全國各地從小學到大學都會舉辦熱鬧的慶祝活動。學生們會準備鮮花、卡片與禮物,成群結伴回到母校,甚至直接到老師家中拜訪,表達感恩之情。老師們則會穿上越南傳統國服「奧黛」,在莊重典雅的氛圍中與學生共度佳節。雖然當天沒有放假,但課程會改以各式師生活動取代,讓校園處處洋溢著感恩與喜悅。教師節不僅是校園的節日,更是全社會共同表達尊師重道的重要日子。她比較說,臺灣的教師節雖然較為樸實,多以卡片或小禮物傳達心意,但核心一樣是尊重與感謝老師,兩種氛圍各具特色。
回顧教學生涯,黃日麗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位學生因家庭變故而徬徨無助,她在孩子最困難的時候一路陪伴,甚至成為對方傾訴的對象。她說:「當老師最大的幸福,就是在學生最需要的時候,能成為他們的依靠。」來到臺灣後,她持續以母語老師的身分推廣越南文化,也體驗到不同的教育挑戰,例如每學期都會遇到插班生,需要不斷調整課程與教材,但她始終以耐心、主動溝通的態度,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找到歸屬感。她也勉勵想當老師的人要有恆心和使命感:「教母語是一項挑戰性很高的工作,必須以傳承文化為首要目標,而不是僅僅看成一份職業。」
新北市服務站林財榮主任表示,教師節是一個充滿感恩的日子,不論在臺灣或越南,都展現了社會對教育的重視。透過專訪本站通譯人員的分享,讓我們看見跨國文化中不同的尊師傳統,也讓人感受到教育在不同社會裡同樣具有深遠的價值。服務站未來將持續推動跨文化交流,並感謝包括黃日麗老師在內的眾多通譯人員投入,讓新住民在辦理事務時更能安心,營造出溫暖友善的服務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