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落實2050淨零碳排政策、推廣民眾低碳生活行動,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於5月23日及6月7日辦理兩場「社區綠生活工作坊」,分別與南投藝術人文協會及平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辦理,活動結合理論講授與「DIY環保皂乳」實作,提升民眾對綠色生活的方式,增進低碳行動的實踐意願。兩場活動共吸引44位民眾參與,現場互動熱絡,學習成效良好。
課程主題以「淨零排碳綠生活」為核心,從氣候變遷與碳排放議題切入,介紹國家2050淨零碳排政策目標及方向,並引導民眾思考日常生活中可實踐的減碳行動。課程內容涵蓋「食、衣、住、行、育樂、購物」等六大面向,說明如何透過節能減碳、低碳飲食、資源循環與綠色消費,達到生活減碳的目標。亦透過實體案例分享與現場互動討論,鼓勵民眾由自身做起,進而擴及家庭與社區,共同打造永續低碳的生活型態。
第一場次於5月23日與南投藝術人文協會合作辦理,邀請洪伶慈講師授課。講師以活潑有趣的方式,從氣候變遷對生活環境的影響切入,搭配生動講解與現場15位民眾互動,有效提升學員參與度與學習動機。
第二場次於6月7日與平和社區發展協會合作辦理,由黃丁林講師全程以台語授課,語言親切接地氣,貼近社區長者生活語境,並搭配小禮物抽獎,增加互動趣味性。課程內容從飲食面切入,協助長輩輕鬆理解綠生活概念,提升當天29位民眾的學習效果與實踐意願。
課程後半段由講師帶領進行「DIY環保皂乳」實作課程,介紹市售清潔用品對人體健康與環境的潛在影響,並教授如何以天然、安全的材料自製清潔用品。學員皆能親手操作並將成品帶回家使用,落實從居家清潔做起,降低化學清潔劑的依賴,進一步實踐綠生活理念。
環保局局長李易書表示,本次工作坊透過理論與實作兼具的課程設計,不僅提升社區民眾對淨零政策的認識,也強化低碳行動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力道。透過在地語言授課與互動機制,成功觸及不同年齡層與社群背景。學員普遍表示收穫豐富,未來也將持續實踐綠生活理念,與家庭及社區共同邁向永續、低碳的宜居環境。
- 本文為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之觀點與意見,與本平台立場無關。涉及之著作權、言論及法律相關責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擔。
- 我已確實了解,台灣新聞聯播網擁有審核及決定是否刊登的權利。如新聞稿有違反法規或被檢舉的疑慮,台灣新聞聯播網有權將其下架刪除,且不另行通知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