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於我們
  • 註冊
  • 我的帳號
  • 聯絡我們
台灣新聞聯播網|新聞稿發佈|新聞稿刊登|Taiwan Press Release
  • 編輯精選新聞
  • 產業快訊
    • 育樂活動
    • 樂活消費
    • 政府佳績
    • 在地新聞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創業故事
  • 新聞刊登教學

    品牌宣傳新聞稿撰寫案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能見度新聞稿模板

    pr

    活動宣傳新聞稿撰寫範例:新品發佈會、品牌活動新聞稿模板

    award news

    獲獎新聞稿撰寫範例:宣傳獲獎新聞稿模板

    產品新聞稿範例

    產品新聞稿撰寫範例:產品發布實用新聞稿模板

    新聞稿刊登然後呢?如何有效運用已刊登的新聞?

    新聞稿刊登然後呢?如何有效運用已刊登的新聞?

    如何刊登新聞稿?台灣新聞聯播網刊登步驟,照著做刊登更容易!

    如何刊登新聞稿?台灣新聞聯播網刊登步驟,照著做刊登更容易!

    專訪前該怎麼做準備?三步驟打造成功採訪的前奏

    專訪前該怎麼做準備?三步驟打造成功採訪的前奏

    新聞稿怎麼寫才對?新聞稿寫法5大重點

    新聞稿怎麼寫才對?新聞稿寫法5大重點

    新聞稿刊登

    發佈新聞稿要注意哪些事?新聞稿刊登的四大價值

    • 發佈新聞稿要注意哪些事?新聞稿刊登的四大價值
    • 新聞稿怎麼寫才對?新聞稿寫法5大重點
  • 免費新聞發佈FRE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台灣新聞聯播網|新聞稿發佈|新聞稿刊登|Taiwan Press Release
  • 編輯精選新聞
  • 產業快訊
    • 育樂活動
    • 樂活消費
    • 政府佳績
    • 在地新聞
  • 人物專訪
    • 專家觀點
    • 創業故事
  • 新聞刊登教學

    品牌宣傳新聞稿撰寫案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能見度新聞稿模板

    pr

    活動宣傳新聞稿撰寫範例:新品發佈會、品牌活動新聞稿模板

    award news

    獲獎新聞稿撰寫範例:宣傳獲獎新聞稿模板

    產品新聞稿範例

    產品新聞稿撰寫範例:產品發布實用新聞稿模板

    新聞稿刊登然後呢?如何有效運用已刊登的新聞?

    新聞稿刊登然後呢?如何有效運用已刊登的新聞?

    如何刊登新聞稿?台灣新聞聯播網刊登步驟,照著做刊登更容易!

    如何刊登新聞稿?台灣新聞聯播網刊登步驟,照著做刊登更容易!

    專訪前該怎麼做準備?三步驟打造成功採訪的前奏

    專訪前該怎麼做準備?三步驟打造成功採訪的前奏

    新聞稿怎麼寫才對?新聞稿寫法5大重點

    新聞稿怎麼寫才對?新聞稿寫法5大重點

    新聞稿刊登

    發佈新聞稿要注意哪些事?新聞稿刊登的四大價值

    • 發佈新聞稿要注意哪些事?新聞稿刊登的四大價值
    • 新聞稿怎麼寫才對?新聞稿寫法5大重點
  • 免費新聞發佈FRE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台灣新聞聯播網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Home 人物專訪

「職」行長會客室:台灣人口少子化是誰讓他們不敢生?

作者 財團法人 影響力教育基金會
2024 年 1 月 26 日
Reading Time: 1 mins read
A A
黃至堯小檔案

「”職”行長會客室」,特地邀請到醫學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林永煬分享「少子化」的跨界觀察。

5
SHARES
151
VIEWS
分享到臉書分享到推特分享到Line分享到TG

大學生變少了,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黃至堯驚訝發現:知名大校的招生呈現斷崖式下降,比預期少招了好幾千人。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數據,在分享人生旅程和職場智慧的「職」行長會客室,特地邀請到醫學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林永煬分享「少子化」的跨界觀察。

「少子化,實際上應該是叫少子女化,」林永煬首先為這個常見名詞正名,以示男女平等。根據官方統計數據,50年前,台灣每一年的新生兒近40萬名,到了2000年,下滑至近30萬名,便是大專院校如今面臨招生大挑戰的源頭,生源不足與出生率下降、孩子減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出生率持續驟減,台灣自2020年起出生人數小於死亡人數,被稱為「生不如死」。雪上加霜的是,至2022年新生兒數量已經降到近14萬名,應對新的變化,所有教育相關行業都不得不做好因應準備。

「如果這個趨勢不改變,可以預期將來我們的總人口是數會越來越少,」林永煬不無擔憂地說,台灣現有2300多萬人口,可能經過幾年就不到2000萬人了。

您可能也有興趣

選物即選心的生活詩篇

從電話客服到保健電銷達人:周謝佳錦的心路歷程

與少子化同步而來的是高齡化。台灣自2025年起邁入所謂的「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長者,超過20%的總人口。換言之,屆時走在台灣的街頭目光所及,或許每5人中就有1人超過65歲。

談及「台灣比你想像的還老」,林永煬看得更為長遠。因為目前的銀髮照護,推估還可以有3~4個人力照顧一位老人,一旦少子化疊加老齡化「雙重夾擊」,往後可能只有一個人力照顧一位老人,假設照顧者同時要養家餬口,又何來足夠精力、時間和金錢照顧長輩?思之極恐。

即便是處在AI時代,機器人可以代勞部分照護工作,但儘管科技再發達,技術再進步,欠缺的是人情的溫暖,想到「機器人來餵我吃飯」,腦中可能浮現OMG…。

不婚不育並非台灣獨有,許多已開發國家也面臨這個趨勢,大家也在尋找解決方案。韓國2022年總生育率再度跌破0.8,來至0.78的數值,仍為OECD國家中唯一跌至1以下的國家。日本2022年的總和生育率和出生人數,雙雙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少子化的成因並不單純,是多元因素所致,黃至堯追本溯源想到「是什麼原因令年輕人不想生小孩?」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工作太疲憊等等,都可能是阻礙生育的頭號元兇。

若從經濟學「收益和成本」的原理來解釋:人在一生中要做很多選擇,比如上學、工作、買房等等。每做一個選擇,人們正常都會考慮做了選擇之後的收益和成本是否平衡。生孩子也一樣,成本包括父母要花時間精力照顧孩子、要花錢養育和教育孩子、要買更大的房子等。收益則包括父母可以從養育孩子中獲得快樂及滿足、養兒防老等。只有當生孩子的收益大於成本時,父母才會選擇多生一個孩子,否則就會選擇少生或者不生。

如何讓生養下一代的收益高於成本?黃至堯分享了早期赴美深造的經歷:同學之中,生完小孩才來就讀研究所者比比皆是,而且對於家庭分工和小孩的出路「看得很開」。若是妻子賺得錢比較多,丈夫十分樂於不工作在家帶小孩了。有的父母也不崇尚精英教育,小孩想當木匠,雙親樂見其成;假使小孩立志成為衝浪教練,唸了一流學校畢業之後,不進華爾街服務依舊回歸衝浪,父母完全支持。

反觀東方社會,傳統的教養價值觀根深蒂固,為人父母之不易,從懷孕開始便肩負起小孩的一生:能否健康出生?讀哪所學校比較好?長大以後能否交到適合的朋友?會不會交到壞朋友,會不會吸毒,會不會被帶壞?能否順利找到結婚對象?一連串的「操碎了心」,也就無怪乎年輕人始終提不起對於生育的興趣了。

再一個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顯現於學費這件事。黃至堯以前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同學只要是美國人,無論家境優劣,大部分都申請助學貸款。反倒是亞洲同學每一次付學費之際,大多向家裡伸手,家人其實「壓力山大」。

於是,黃至堯和林永煬一致同意,如果適婚族和年輕夫妻對於養育下一代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要是收益高於成本,自然就會想婚想生。

林永煬另外也指出,一個尊重女性的社會,比較容易確保出生率的穩定。黃至堯附議,比如在某些先進國家,在超市購物經常可見先生推着賣場的購物車,前胸揹一個寶寶,後背又掛著一個小孩,太太則是輕輕鬆鬆地指這買這,指揮若定。諸如此類基於尊重的互動,女性比較沒有壓力,就容易淡定思考自己是否願意擁有一個小孩。

一個去除壓力、沒有情緒勒索的家庭,也會比較「健康」地對待親緣關係。

「從小父親一直都告訴我,家人跟別人的不同,只是在於我們是彼此相依賴,」黃至堯說,這是父親對他定義家人的第一句話,第二句話卻是:「你永遠記住,我們是獨立的個體,你是為你自己活,你不是為我而是為自己活。」

林永煬點點頭 ,這樣的教導令人明白家人之間的相依是一種支持與關愛,在這樣的家庭中,成員能夠追求自己的夢想,同時也懂得給予他人自由。

姑且不論少子化的「世紀難題」,一個充滿愛與理解的家庭環境,不僅能幫助每個成員發展出更強大的自我,也能促進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大家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尊重彼此獨立、同時互相扶持的成長空間。

    Tags: 少子化影響力教育基金會林永煬職行長會客室黃至堯
    Share2Tweet1ShareShare

    相關文章

    未命名設計 (5)
    人物專訪

    選物即選心的生活詩篇

    2025 年 5 月 5 日
    從電話客服到保健電銷達人:周謝佳錦的心路歷程
    人物專訪

    從電話客服到保健電銷達人:周謝佳錦的心路歷程

    2025 年 5 月 2 日
    人物專訪

    實戰解剖、模擬法庭……「茹義學」高中生營隊比大學還真實!

    2025 年 5 月 6 日
    IMG_8042
    人物專訪

    台灣剪輯/音效師黃詩詠勇闖美國獨立電影圈

    2025 年 4 月 7 日
    馬來西亞籍博士張舜延
    人物專訪

    馬來西亞學者研究食品營養與生物醫學有成 榮獲梅花卡

    2025 年 3 月 21 日
    台灣之光 賽車手 張盛鈞
    人物專訪

    台灣之光賽車手張盛鈞 以千萬訓練費堆砌的榮耀之路

    2025 年 3 月 10 日
    Next Post
    PIC16F13145 應用圖_M

    Microchip 發佈PIC16F13145系列MCU

    發佈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編輯隨機精選

    「肥尾巴」策展 3 亮點打造全台最大兩棲爬蟲博覽會

    「肥尾巴」策展 3 亮點打造全台最大兩棲爬蟲博覽會

    2023 年 3 月 20 日
    孕婦可以吃白木耳嗎?8more破迷思解答孕婦飲食禁忌

    孕婦可以吃白木耳嗎?8more破迷思解答孕婦飲食禁忌

    2020 年 7 月 17 日
    川普回歸帶動市場波動 財務顧問洪哲茗:投資勝出的關鍵是紀律

    川普回歸帶動市場波動 財務顧問洪哲茗:投資勝出的關鍵是紀律

    2025 年 5 月 8 日
    聯電將導入大云永續顧問及平台,預計2030年完成500家供應商碳盤查輔導

    大云永續雲助聯電供應鏈低碳轉型

    2022 年 11 月 14 日
    知名連鎖咖啡店插旗台南麻豆,外觀使用大量玻璃帷幕並於頂部加裝採光通風天窗,特殊建築立刻成為暑假最熱門的打卡景點。(圖片來源:佛司特)

    屋頂開窗通風散熱冷房效果更佳?網美咖啡廳艷陽曝曬卻不熱的秘密

    2023 年 7 月 31 日
    從財報洞察倒閉機率!老闆必知的企業 4 大潛藏危機

    從財報洞察倒閉機率!老闆必知的企業 4 大潛藏危機

    2023 年 3 月 14 日

    最新文章

    川普回歸帶動市場波動 財務顧問洪哲茗:投資勝出的關鍵是紀律

    川普回歸帶動市場波動 財務顧問洪哲茗:投資勝出的關鍵是紀律

    2025 年 5 月 8 日
    圖一:臺灣在地企業領先全球,打造超過 40 位台灣口音中文 AI 聲優,填補在地化需求

    媲美 NotebookLM,VoAI 絕好聲創打造 40 位台灣高擬真 AI podcast 語音服務平台

    2025 年 5 月 8 日
    圖3 創世之光展區

    宗博館「光在萬物」特展開幕 超越視覺的靈性旅程

    2025 年 5 月 8 日
    圖說:勤億蛋品科技推出超萌「虎爺祈福限定版」包裝,分為葉黃素是好蛋、蛋黃香人道雞蛋兩款(每盒6入),可愛又討喜。(資料來源:勤億蛋品科技)

    超Q虎爺「虎哩好野」! 勤億蛋品限定版好蛋上架 拜拜供品「萌」出新高度 祈福招好運首選

    2025 年 5 月 7 日
    0-6歲篩檢活動

    雄寶貝趴趴走

    2025 年 5 月 7 日

    新聞月曆

    2025 年 5 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  
    « 4 月    

    新聞分類

    • 人物專訪
    • 創業故事
    • 在地新聞
    • 專家觀點
    • 政府佳績
    • 新聞刊登教學
    • 樂活消費
    • 產業快訊
    • 編輯精選新聞
    • 育樂活動

    聯絡我們

    Line@:@285zdvca

    E-mail:hello@twnewshub.com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會員服務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新聞稿刊登教學
    • 免費新聞發佈

    © 2025 台灣新聞聯播網|Taiwan News Hub |免費新聞稿發佈|新聞稿刊登

    台灣新聞聯播網 Line 好友
    line
    No Result
    View All Result
    • 編輯精選新聞
    • 產業快訊
      • 產業快訊
      • 育樂活動
      • 樂活消費
      • 政府佳績
      • 在地新聞
    • 人物專訪
      • 人物專訪
      • 創業故事
      • 專家觀點
    • 新聞刊登教學
    • 免費新聞發佈
    • 我的帳號

    • 關於我們
    • 聯絡我們

    © 2025 台灣新聞聯播網|Taiwan News Hub |免費新聞稿發佈|新聞稿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