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變少了,影響力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黃至堯驚訝發現:知名大校的招生呈現斷崖式下降,比預期少招了好幾千人。這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數據,在分享人生旅程和職場智慧的「職」行長會客室,特地邀請到醫學專家、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林永煬分享「少子化」的跨界觀察。
「少子化,實際上應該是叫少子女化,」林永煬首先為這個常見名詞正名,以示男女平等。根據官方統計數據,50年前,台灣每一年的新生兒近40萬名,到了2000年,下滑至近30萬名,便是大專院校如今面臨招生大挑戰的源頭,生源不足與出生率下降、孩子減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出生率持續驟減,台灣自2020年起出生人數小於死亡人數,被稱為「生不如死」。雪上加霜的是,至2022年新生兒數量已經降到近14萬名,應對新的變化,所有教育相關行業都不得不做好因應準備。
「如果這個趨勢不改變,可以預期將來我們的總人口是數會越來越少,」林永煬不無擔憂地說,台灣現有2300多萬人口,可能經過幾年就不到2000萬人了。
與少子化同步而來的是高齡化。台灣自2025年起邁入所謂的「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的長者,超過20%的總人口。換言之,屆時走在台灣的街頭目光所及,或許每5人中就有1人超過65歲。
談及「台灣比你想像的還老」,林永煬看得更為長遠。因為目前的銀髮照護,推估還可以有3~4個人力照顧一位老人,一旦少子化疊加老齡化「雙重夾擊」,往後可能只有一個人力照顧一位老人,假設照顧者同時要養家餬口,又何來足夠精力、時間和金錢照顧長輩?思之極恐。
即便是處在AI時代,機器人可以代勞部分照護工作,但儘管科技再發達,技術再進步,欠缺的是人情的溫暖,想到「機器人來餵我吃飯」,腦中可能浮現OMG…。
不婚不育並非台灣獨有,許多已開發國家也面臨這個趨勢,大家也在尋找解決方案。韓國2022年總生育率再度跌破0.8,來至0.78的數值,仍為OECD國家中唯一跌至1以下的國家。日本2022年的總和生育率和出生人數,雙雙創下歷史最低紀錄。
少子化的成因並不單純,是多元因素所致,黃至堯追本溯源想到「是什麼原因令年輕人不想生小孩?」生活壓力大、教育成本高、工作太疲憊等等,都可能是阻礙生育的頭號元兇。
若從經濟學「收益和成本」的原理來解釋:人在一生中要做很多選擇,比如上學、工作、買房等等。每做一個選擇,人們正常都會考慮做了選擇之後的收益和成本是否平衡。生孩子也一樣,成本包括父母要花時間精力照顧孩子、要花錢養育和教育孩子、要買更大的房子等。收益則包括父母可以從養育孩子中獲得快樂及滿足、養兒防老等。只有當生孩子的收益大於成本時,父母才會選擇多生一個孩子,否則就會選擇少生或者不生。
如何讓生養下一代的收益高於成本?黃至堯分享了早期赴美深造的經歷:同學之中,生完小孩才來就讀研究所者比比皆是,而且對於家庭分工和小孩的出路「看得很開」。若是妻子賺得錢比較多,丈夫十分樂於不工作在家帶小孩了。有的父母也不崇尚精英教育,小孩想當木匠,雙親樂見其成;假使小孩立志成為衝浪教練,唸了一流學校畢業之後,不進華爾街服務依舊回歸衝浪,父母完全支持。
反觀東方社會,傳統的教養價值觀根深蒂固,為人父母之不易,從懷孕開始便肩負起小孩的一生:能否健康出生?讀哪所學校比較好?長大以後能否交到適合的朋友?會不會交到壞朋友,會不會吸毒,會不會被帶壞?能否順利找到結婚對象?一連串的「操碎了心」,也就無怪乎年輕人始終提不起對於生育的興趣了。
再一個東西方的文化差異,顯現於學費這件事。黃至堯以前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同學只要是美國人,無論家境優劣,大部分都申請助學貸款。反倒是亞洲同學每一次付學費之際,大多向家裡伸手,家人其實「壓力山大」。
於是,黃至堯和林永煬一致同意,如果適婚族和年輕夫妻對於養育下一代沒有那麼大的壓力,要是收益高於成本,自然就會想婚想生。
林永煬另外也指出,一個尊重女性的社會,比較容易確保出生率的穩定。黃至堯附議,比如在某些先進國家,在超市購物經常可見先生推着賣場的購物車,前胸揹一個寶寶,後背又掛著一個小孩,太太則是輕輕鬆鬆地指這買這,指揮若定。諸如此類基於尊重的互動,女性比較沒有壓力,就容易淡定思考自己是否願意擁有一個小孩。
一個去除壓力、沒有情緒勒索的家庭,也會比較「健康」地對待親緣關係。
「從小父親一直都告訴我,家人跟別人的不同,只是在於我們是彼此相依賴,」黃至堯說,這是父親對他定義家人的第一句話,第二句話卻是:「你永遠記住,我們是獨立的個體,你是為你自己活,你不是為我而是為自己活。」
林永煬點點頭 ,這樣的教導令人明白家人之間的相依是一種支持與關愛,在這樣的家庭中,成員能夠追求自己的夢想,同時也懂得給予他人自由。
姑且不論少子化的「世紀難題」,一個充滿愛與理解的家庭環境,不僅能幫助每個成員發展出更強大的自我,也能促進更深層次的情感連結,大家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尊重彼此獨立、同時互相扶持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