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進入碳費元年,減碳成為企業營運與競爭力的核心課題。擁有近140年歷史的理特管理顧問公司Arthur D. Little(以下簡稱ADL),發揮其豐富顧問經驗及全球視野,幫助台灣高碳排企業擬定兼顧碳費制度、財務優化與產業轉型的全方位策略。
ADL亞太區能源、公用事業與資源部門合夥人暨負責人Trung Ghi表示,「我們鎖定難減排產業(Hard-to-abate Sector)如石油/天然氣、化工、礦業、鋼鐵、水泥與交通運輸(包括航空、航運與公路),協助企業逐步導入減碳計畫,降低碳成本風險,透過有效的碳交易與創新商業模式,創造未來獲利動能。」
碳費元年,ADL建議企業四階段打造「零碳體質」
台灣碳費制度第一階段瞄準高碳排產業,意味「碳」成為企業財務與營運的核心指標,加上高碳排企業多為出口導向,若無碳管理制度,未來恐面臨更大挑戰。然而減碳不易,每筆投資對企業來說,皆代表不確定性及可能風險,因此ADL建議決策者,應將支付碳費成本的負擔,視為重建競爭優勢的契機。
Trung Ghi表示,「我們服務客戶的核心精神是『Who says it can’t be done』(誰說不可能),這句話反映我們對減碳可行性的信念。積極擁抱雙元組織(Ambidextrous Organization)思維的企業,能在減碳過程推動獲利成長並提升競爭力。」
所謂雙元組織,強調一手深化既有業務,一手探索未來創新。ADL指出,企業若能提前布局碳盤查、綠色基礎建設與碳市場應變能力,將有機會掌握主導權,在淨零轉型中轉守為攻。

減碳策略該從哪裡開始?ADL指出,他們協助企業掌握當地碳稅/碳費政策的「誘因」及「罰則」,再檢視其商業模式、營運流程、到技術工程,找出降低碳排的實質可行性。因應這趟長期旅程,ADL發展出一套四階段「去碳階梯」(Decarbonization Hierarchy)工具,架構包含:
- 碳抵換(Offset):投資森林等自然為本的碳專案,取得碳權來做抵銷。
- 碳嵌入(Inset):從營運流程尋找減碳機會,例如熱能回收、廢油利用。
- 減量(Reduction):升級設備、轉換能源結構,有效降低直接碳排。
- 預防(Prevention):在產品設計、供應鏈源頭減碳,是轉型最終目標。
此架構不僅指引企業明確路徑,也利於與政府、投資人及國際供應鏈溝通,ADL表示他們會運用這套框架,協助台灣高碳產業展開有效率的轉型之旅。
ADL助高碳業逆勢翻身,投資減碳創造商機新起點
減碳「做」比「說」還要難!ADL協助哪些企業戰勝永續挑戰?Trung Ghi舉例,ADL 正與亞太地區的石油天然氣與礦業公司密切合作,制定2030至2050年的減碳願景與實施策略,從碳盤查、目標設定、技術評估到合作夥伴媒合,甚至延伸至碳權資產管理,一站式協助企業規劃減碳藍圖。

ADL 也正與日本政府合作,評估東南亞市場的減碳潛力,協助日企發掘具成長性的投資機會與策略合作夥伴。放眼整個亞太區,ADL持續透過CEO圓桌、董事會策略營等對話平台,與企業決策者互動,協助整合內部流程與外部資源,加速轉型。
ADL採取「開放式顧問模式」,結合內部顧問、外部專家與創新生態系夥伴(如新創、學界與技術供應商),協助企業應對複雜挑戰。台灣市場負責人 Gary Liao 表示:「我們強調與客戶共創策略,從決策設定到實務導入與績效追蹤,深度參與、全程陪伴。」
憑藉豐富的全球顧問經驗,ADL 期望協助台灣企業迎戰碳費制度,透過系統性的轉型工程,全面重塑營運模式、財務結構乃至核心價值。自 2022 年起,ADL 開始為台灣企業提供諮詢服務,未來也將拓展在台灣的永續相關解決方案與合作布局。Trung Ghi強調,「我們期待與更多台灣企業展開合作,從被動『碳費繳交者』成為主動『碳資產創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