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為世界結核病日,無國界醫生呼籲所有國家和國際捐助者優先考慮和投資結核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尤其針對結核病兒童方面,因為他們是最脆弱的群體。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23年,全球估計有1,080萬人罹患結核病,其中包括600萬名男性、360萬名女性和130萬名兒童。而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數據,2023年台灣結核病新案數共有6,584人,死亡數為452人。
每三分鐘,就有一名兒童因結核病而去世。WHO估計,每年有125萬0歲至14歲的兒童和青少年患有結核病,佔全球結核病總發病人數的12%,但是這群人中只有半數能得到診斷和治療。兒童結核病難以被診斷和治療的原因如下:首先,在患者沒有明確檢查確診患有結核病時,臨床醫生一般不願意啟動療程較長的抗結核治療。不幸的是,由於兒童體內的結核桿菌量少,代表兒童在大多數相關檢測的陽性率較低。其次,現有的結核病檢測幾乎根據成年人所開發,檢測需要用到痰液樣本。而兒童很難咳出痰來。這就意味著診斷常常被延誤,而兒童若患上嚴重的結核病,病情將快速發展,延誤診斷和治療恐致命。
在2022年,WHO修訂了兒童和青少年結核病的管理指南,如果指南被採納和實施,將會大幅改善兒童結核病的診療工作並拯救生命。無國界醫生在上述指南更新後,立即成立了兒童結核病專案「TACTiC」(Test, Avoid, Cure TB in Children)。該專案為無國界醫生各專案的兒科結核病診療提供支援,特別是在綜合診療服務和營養不良治療機構等未診斷的結核病患兒童較多的地方。TACTiC正在非洲和亞洲十幾個國家的無國界醫生專案中實施WHO最新推薦的方案,在我們的專案中記錄到已接受診斷和治療的兒童結核病人數也在增加。
然而,無國界醫生十分擔憂最近美國削減援助資金的情況。根據WHO數據,美國是全球結核病專案最大的資金援助方,其援助佔所有國際和雙邊捐助資金的一半。這是對抗結核病行動的一大倒退。無國界醫生呼籲藥廠和國際捐助者確保持續投資於發展和評估可改善兒童結核病治療的醫療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