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COVID-19疫情爆發開始,發生部分HIV感染個案因滯留國外、隔離或醫院感染管控延誤領藥,像有一名滯留香港的個案,因疫情限制無法回國,透過民間團體的協助,持處方箋的正本成功領到藥之後,依循合法途徑順利寄送至海外,讓他持續地接受治療。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醫務秘書教研部主任鄭舒倖說到,面對HIV病毒的威脅,除了友善醫療體系、民團的努力,讓感染者持續接受治療之外,更要從落實與支持「U=U」國際治療共識以及展現對愛滋感染者平等對待之態度的兩個層面著手。最新單錠治療方式,一天只需服用一顆藥,持續治療就可以讓體內的病毒量低到測不到,不會經由性行為傳染他人,而且不影響生活品質,平均壽命也與非感染者幾乎沒有差異(80歲)。
鄭舒倖指出,HIV感染者並不等於愛滋病患,隨著治療方式的突破,即使已發病成為愛滋病患,也有機會恢復成為單純感染者身分。近年來包含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在內,大量臨床證據確立「測不到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U=U)的治療概念,是具有科學實證的,可以透過有效控制HIV病毒的傳播,且可以減少許多HIV感染者面臨不平對待,調查顯示,有超過4成的HIV感染者不敢告知醫護人員自己的感染身分,主要理由是擔心遭受拒絕。
露德協會秘書主任藍元亨表示,U=U的重要性,可以讓感染朋友放下「會傳染給別人」的恐慌,從「傳染源」回歸到「病者」身份,可以幫助帕斯提朋友們不再貶抑與歧視自己。另一個層面上是可以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愛滋可以妥善治療而不會傳染的狀態,降低對愛滋的恐懼,才能回歸從日常做好自我防護,就能預防疾病上身,進一步減少社會對於疾病獵巫的心態,同理與尊重的態度才能在社會中深根。
坤達表示,因為年輕族群感染比例上升,所以他透過社群媒體IG分享「我知道,U=U」的限時動態,希望藉由醫護人員、民間團體的現身說法,讓身邊更多的朋友們知道,除了重視安全性行為,全程正確使用保險套之外,能夠更理解U=U要傳達的訊息,減少對於感染者偏見,呼籲各界攜手共創「U愛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