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增加民眾對一次性塑膠的依賴。為達到減塑及廢品再利用的目標,聖約翰科技大學創意設計系林伯嶸、周韋辰及電機工程系李承瑋等3位同學,花費半年的時間,回收塑膠垃圾進行加熱及重塑,將寶特瓶等塑膠製品重塑成杯墊、衣架及掛勾等生活上的用品,讓廢料展現不一樣的重生效果,垃圾變黃金。
「我們認為設計的本質就是為解決問題而存在的。」創意設計系林伯嶸同學指出,疫情後,一次性塑膠的消耗量增加250%~300%,實在非常驚人!若不將這些不可分解的塑膠垃圾重新回收再使用,將會為這個生態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因此他們積極構思該怎麼利用設計來解決這樣的問題,花費半年的時間研究塑膠垃圾的應用。
林伯嶸說,在設計創作過程中,他們以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心態思考所設計問題是否能夠成立,經過幾個月的實驗才成功。執行過程中不斷地面對失敗的挫折,例如:內部氣泡、沾黏到異物,還有微電腦控制器的調整…等。
「最困難的地方是嘗試將塑膠垃圾加熱,然後放進模具壓製成型。」林伯嶸表示,這個步驟他們不斷遭受失敗,且壓制出來的東西並不理想。幸好最後找到失敗的關鍵並予以克服,所以在塑膠重造上有了小小的突破,且讓團隊成員學會如何調整解決問題的方式及改變結果。
林伯嶸說,在「塑戰塑決」的設計展覽中,由他擔任設計發想,周韋辰擔任設計執行,還找了電機工程系的李承瑋同學協助技術指導。他非常感謝系上胡文和主任提供方向指導、吳哲政老師技術協助、張克源老師教他們如何創新應用以及郭伊雯老師提供展覽形式風格及平面設計的指導,讓他們的專題作品能夠順利展出。
未來他們想將這套設計系統加入課程教育行列,包括:國中、高中或大學的3D列印課程,或複合材質教學,進而在環境保護、3D列印及建模模具開發等領域,讓學生能夠了解「循環經濟」以及「材質再利用」的觀念,且能做出更有價值的體驗和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