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成果徵選暨分享會」於11月28日在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展開,由王育群副署長給予期勉,開啟今日的分享會,副署長表示人生不是選擇題,而是開放題,透過尋找一個自己有興趣的主題,提供自己想要的、進行的計畫與標的,以此探索臺灣,重新認識世界。並表示感動地圖對於青年是一種推進力,也是探索人生的第一步,未來可以壯遊亞洲、壯遊世界。
本次參與感動地圖成果徵選共24組團隊,受邀前來分享壯遊經驗,增加團隊交流機會,並依徵選結果頒發金獎、銀獎與銅獎及其他獎項,以鼓勵青年用有溫度的行腳計畫,蒐集臺灣各地的感動地圖。
巫癒子故事行動車 蒐集太魯閣族的感動
獲得金獎的「巫癒子」團隊主要透過田野蹲點,了解當代太魯閣族部落的樣貌。身為太魯閣族一員Hanna,為了深入探索族群部落,研擬「部落故事採集行動攤車」計畫。Hanna表示,計畫從今年暑假開始執行,分為三大階段,包括行動車介紹、過程、學習與反思,團隊主要是關注臺灣原住民文化,族群文化在當代永續,針對文化傳承的可能性,透過部落踏查與訪談,並進行故事採集。
團隊裡面除了原民身份的夥伴,也有對於議題上感興趣的同伴,透過感動地圖計畫參與部落踏查。對於從小生長在部落當中的Hanna來說,這個計畫是一種文化尋根,得以重新認識到不同部落。對於其他團隊夥伴,則透過攤車的壯遊,去實踐太魯閣族的文化當中smbarux交換精神,例如不同族群的文化故事交流、精神層面的對話與實質創作的禮物交換,從符號上、族群慣習上得到回饋,同時在之間賦予行動的意義,尤其與在地居民的參與式共創,蒐集紀錄與保存故事,讓文化可以在故事之間被顯現,呈現文化動態的生命力。
「巫癒子」計畫透過三部分來進行,包括故事交換、祝福交換和議題響應。故事交換的行動過程透過攤車居民祝福創作、攤車準備好的食物與團隊拍攝的照片,去交換當地居民的文化故事。讓Hanna印象很深刻的就是曾有居民跟他交換關於家庭成員的酗酒創傷的故事,由於過去成長背景有相似的經歷,對於此份交換特別有共鳴。
祝福交換則是將物品跟部落居民交換他們部落當中的祝福創作,居民的作品會放進信箱,並準備創作材料箱,會有各種創作的媒材與工具,經歷這個過程大家可以思考自己與部落之間的關係。議題響應則是從團員蒐集家裡面沒有用到的物品,放在攤車周邊,路過的居民或者外地的旅客,透過購買支持攤車行動。在交流過程中,團隊也發現議題響應是最吸引居民的亮點,因此設計優化攤車的體驗流程圖,讓居民會接觸到設計的議題點去進行討論與思辨。
「透過四十五份的祝福創作、七十六份的故事卡片、七十七份的文化健康站與祝福採集,我們在文化裡交會。」
在十天內,「巫癒子」共蒐集四十五份的祝福創作、七十六份的故事卡片、七十七份的文化健康站與祝福採集。團隊也在過程中收到很多正面的回饋,團員Allen表示,在計畫進行的過程中,收到來自不同領域的人會想加入團隊的訊息,未來也規劃建立數位的口述採集資料庫、部落故事記憶庫。
Hanna認為感動地圖計畫提供資源與平臺,讓他們有機會深入理解部落的傳統文化。過程中,交流的居民也會分享自身的生命經驗,例如在都市、在工作上的挫折,在部落遇到的實際問題等,生命經驗透過交換過程中進行互動而逐漸完整。
「文化學習不是一次的行動,是持續的行動」
未來「巫癒子」團隊也會維繫部落關係。對於「巫癒子」而言,文化學習不是一次的行動,是持續的行動,透過與耆老訪談與實地踏查更可以梳理對族群與自我尋根。這次的計畫結束並非終止,而是一系列文化正向攪動、動態的過程,團隊也將延續smbarux交換精神,致力持續太魯閣族居民的文化蒐集。
讀書人,我們讀書不讀輸! 深入蘭嶼做文化田野
而「讀書人,我們讀書不讀輸!」團隊則以非原民身分進入達悟族場域,從不同文化間展現臺灣島嶼文化多樣化的樣貌,並用數位聲音典藏進行故事的蒐集。團隊主題主要環繞在飛鳥與白浪,飛鳥指的是蘭嶼人,白浪指的是從臺灣來的漢人,也就是團隊成員。團員黃柏霖認為臺灣教育多半從漢人本位去理解達悟文化,所以希望能夠透過與個體交流為切入點,進入達悟族的文化田野觀察。
團隊在實際走訪的時候碰到許多阻礙,例如颱風來襲、疫情升溫,甚至所有訪談對象取消訪談,但團隊仍毅然決然踏上蘭嶼。在十五天的過程中,團隊努力與當地對話,尋找之間的連結,融入他們的文化。這個行動對團隊成員而言,是消弭自己從小被建立的文化隔閡,也在十五天的過程達到真正的理解。
對於達悟傳承的議題,黃柏霖認為不同世代有不同見解。舉例而言,團隊在與達悟耆老施宗伯先生交流時,聽聞視傳承文化極為重要的部落,年輕人卻不願意參與部落事務與傳統競賽,施先生認為這象徵部落已死。但同時,四十歲正值壯年的夏曼.瑪的瑙,曾擔任臺灣的海軍陸戰隊的他,選擇傳承文化薪火,回到蘭嶼擔任蘭嶼部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透過個人與組織並行的方式去傳承文化。夏曼.瑪的瑙認為,從小在蘭嶼長大,有一股動力驅使他回到家鄉。黃柏霖表示,是認同感、渴望感促使瑪的瑙傳承文化,並成為一生志業;文化與傳承之間,必然有種認同關係存在。
「讀書人」團隊認為是「認同」促使夏曼.瑪的瑙去連結自身與文化,而夏曼.瑪納拉普,一位專攻傳統達悟設計金工,並致力保存過去古法,則是以「追隨失根技藝」去連結自身與文化。然而對於多數達悟族群而言,自身與達悟文化十分疏離,這些失落的一代主要分布在20到40歲區間,許多蘭嶼年輕人選擇到臺灣做粗工,也逐漸不會說母語,年輕族群甚至討厭聽到族語的名字。文化傳承僅過一個世代,孩子與年輕人似乎無法堅守在過去曾孕育達悟文化的沃土,而持續的漠視,終將導致文化的消逝。
「文化傳承僅過一個世代,孩子與年輕人似乎無法堅守在過去曾孕育達悟文化的沃土,而持續的漠視,終將導致文化的消逝。」
黃柏霖點出,從宏觀角度來看臺灣也面臨一樣的處境,從媒體、從教育等,粗淺的割裂、定義每種慣習,批評下定義,而原先的文化傳承隨時間不斷流逝。對於「讀書人」團隊而言,保存內心那種不得不為之的衝動,在傳統技藝與精神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是團隊參與計畫的初衷。最終也獲得勇氣飛翔獎的肯定。
綠世代特有種 創造新世代植感生活
與多數團隊將計畫主體放在日常較常面對的議題不同,「綠世代特有種」團隊將計畫目標與國際倡議的綠色經濟、確保永續消費及生產模式作結合,透過自身所學將聯合國永續SDGs目標在地化,以串聯中南部的各式永續綠能店家的模式,進行實地勘查與資料整理並回饋大眾。
團隊成員黃友慈表示,壯遊計畫共十天,約四段行程;計畫分為五個階段,包含行銷概述、行前準備、過程分享、源綠永續傳承與源綠生活的解析。成員周佳貞表示,因為現代生活與自然的連結較少,而目前全世界也面臨能源轉型的危機,因此想以走訪臺灣當代新興與歷史傳承的綠色店家為主軸,在臺灣的他們想到的形式是透過與自身專業的結合,向大眾介紹綠能、植感概念。
「綠世代特有種」計畫著重在三大面向,以植物的組件,像是花、種子、樹葉、枝幹,了解植物可行的運用模式。第二個主軸是生命發展,從時間軸梳理臺灣綠能店家的發展理念,包括過去傳統古老智慧傳承下來的物件,以及當代結合環保永續概念的商品。第三個是釐清自身與自然的連結,包括如何以植物做為循環再利用,以及向大眾推廣綠能的理念。
黃友慈也點出團隊選擇中南部參訪的主因,第一是地緣因素,第二是不同地區的植感店家也有不同特色。舉例而言,團隊觀察花蓮或臺東的店家,多數呈現崇尚自然主義或是反璞的面向;北部店家則多數傾向商業化的包裝,結合各種潮流時尚元素;中南部店家則是有更多的歷史脈絡,由於團隊想深入了解本土植物、綠能的背後形成原因與在地店家對於「綠能」、「植感」在時代更迭中變化的體悟與觀點,所以最終擇定以南部為主、中部為輔的感動地圖計畫。
最後團隊在壯遊結束後,也進行照片的蒐集整理,包括成果的展示與手作、舉辦成果比賽,最終票選出代表團隊理念的十個物件。黃友慈也展示黃銅手環,上面刻印綠生活(green life),是他在這次計畫當中留下的物件,她表示透過計畫更深入理解臺灣在地小農,並且了解當今很多崇尚綠能植感的人們,自己出來開工作室宣傳理念的原因。
「綠世代特有種」在計畫當學習如何應對突發狀況,並且更有彈性的完成計畫當中的每一步。周佳貞說道,因為自身成長的環境關係,過去沒有好好關注自己生長的這塊土地,但因為教育部青年署感動地圖計畫,推廣青年認識自己生長的土地,才得以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有機會去發想規劃、推進團隊計畫到創造理念動能,是一件在自己生命當中十分深刻且有意義的經驗。此外,更重要的是,可以讓身邊的親朋好友認識綠能的理念歷史,且觸動家人之間的共鳴,是整個行動中難能可貴的一部分。計畫最終也獲得創新無限獎。
故事才剛啟程 讓青年團隊在感動中相會
經歷八個月的計畫草擬、活動執行與成果分享,計畫期間雖然經歷疫情爆發與天災耽擱,仍有24組青年團隊在現場分享他們所經歷的感動故事,努力呈現臺灣人事物之美。最後,獲得金獎的團隊有「文史本一家」、「巫癒子 Wu Healer」、「有園來作伙」,獲得銀獎的團隊有「三倍「眷」特攻隊」、「文化食習生」、「吃軟怕硬隊」、「南橫願景工程隊」,獲得銅獎的團隊為「Symbiosis」、「左心房」、「白杞寮誌 Liâu Life」、「有毛氏」、「兩個女孩」、「馬它與 99」。
陳雪玉署長也在最後給與24個團隊鼓勵,表示24個在地的感動故事才剛啟程,鼓勵青年在未來的道路上能夠延續在感動地圖計畫當中的信念,擘劃出自己的人生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