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灣、老梅綠石槽,提起北海岸,你還會聯想到什麼?除了吸睛的風景,在北海岸還有許多值得關心的議題。為了推動北海岸的偏鄉教育,IPOWER培力學社設立臺北石門實驗青年壯遊點,讓每位青少兒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找到自身與家鄉的連結。
在壯闊美麗的景色背後,北海岸潛藏著偏鄉兒少的問題。IPOWER培力學社的成員吳宇倫表示,「很多人疑惑為什麼北海岸是觀光勝地,卻還是偏鄉,因為這裡的觀光經濟和在地經濟解離。」消費者喜歡到咖啡廳或高檔餐廳用餐,使得在地就業機會不足、產業多元性低。家庭中的教育能力薄弱,造成北海岸社區的兒少在無處可去的情況下,開始在街上遊蕩或沈溺電玩,而成為標籤化的「高風險青少兒」。IPOWER團隊在北海岸深耕已逾五年,積極將北海岸社區裡的元素,變成青少兒學習的內容,帶領著兒少以由下而上的方式解決社區議題。
早在尚未成立壯遊點之前,IPOWER團隊便推動兩星期的青年換宿,鼓勵青年們參與社區協作,直到在地服務過的孩子長大後,團隊才設立了壯遊點,讓成長的青年能繼續參與在地活動,也能讓他們能透過產出手作教學、社區深度導覽等方式呈現學習成果,將這些分享給來到社區深度體驗的參與者,每位在地青年將歷史、植栽或宗教等各自擅長的領域融入導覽中,參與者能跟隨不同的導覽者,感受不一樣的社區風貌。
傾聽生活中的樂聲,用音樂療癒自我
在石門實驗青年壯遊點的學習體驗的重點之一包含「北海岸跳『咖』旅遊 」,透過跳點北海岸的咖啡廳,體驗北海岸的觀光經濟與永續概念的結合,午餐由在地小農提供,讓體驗者的活動消費能回饋社區,產生正向的經濟循環,並享用在地食材,減少碳排放。另一個活動內容是「音慰你,聊遇,療癒」, 將在地元素結合音樂素養,讓音樂療癒自身。帶領體驗者走訪社區搜集聲音,跳脫平日匆促的生活節奏,靜下心傾聽社區的聲音,海浪拍打石槽聲、風剪樹的枝葉被吹動的沙沙聲,這些平凡卻有獨特的聲音交織為美妙的樂曲。
而在搜集的過程中,團隊也指導體驗者認識節拍和音高,將這些聲音素材透過科技和數位創作將其變為鈴聲。IPOWER培力學社的成員陳廷瑜表示:「創作的過程本身就是種治療。」將搜集聲音的過程,連結自己的創作,能達到抒發心情和療癒的效果。陳廷瑜提到,未來這個活動希望能延展出「自我覺察」的概念,讓參與者能以慢活的步調,感知當下情境和自己的情緒,進而使身心靈平靜。
不畏疫情,導覽系統線上走訪社區
儘管壯遊點剛成立便遇上了新冠肺炎疫情,但團隊樂觀看待,將危機化為轉機,例如考慮將手作課程轉為線上錄製教學影片,讓體驗者在家中也能製作作品。IPOWER和在地青年還設計了線上導覽系統,以360度環景呈現當地的景象,承載著信仰的廟宇、鋪著灰色地磚的寧靜巷弄,搭配著在地青年的語音介紹,即使隔著遙遠的距離,似乎仍能想像當地居民的日常。
談及希望展現什麼北海岸的特色,吳宇倫表示,「想讓人看見『適合住下來』的北海岸。」人們到北海岸探索時,通常是各景點的移動,卻不了解這些景點之間社區的故事。一般遊客總愛走訪綠石槽,卻不知道老梅社區以前是眷村的舊址,吳宇倫笑說,既然都來體驗了,不如多加停留,細細品讀在地的歷史。
連結社區,互動碰撞新火花
陳廷瑜提到,參加石門實驗青年壯遊點體驗並非單向溝通,而是雙向互動,與在地的孩子一起交流,他們希望除了美景和美食,參與者能與當地的人們留下共同的記憶。探索過程的每個環節,都是學習發生的場域,透過看見與體會,與來訪者自身的生命經驗,產生共鳴、激盪出不同的漣漪。而吳宇倫也認為,觀光易流於玩樂性質,走馬看花地欣賞風景,他希望壯遊點能帶動新的體驗型態,透過活動人潮協助在地發展,讓人們更深入認識他們生活的這塊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