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花東總人口數約各占全國1-2%,15-64歲青壯年人口也是如此,與大臺北地區相差近10倍,顯示東部青年人口之不足,因此,宜蘭縣長林姿妙也十分關注東部青年回鄉議題,將與教育部青年發展署共同打造東區青聚點。而面臨地方產業多元性與扶植新創年輕人才地域資源不足的情況,東區青聚點將建立一個能培育創造新價值的「社群體系」,而非單純依靠進駐青年本身創新能量的方式而已。
透過吸引、邀請外地具備「頂級世代」條件者,或熟成「職場高年級生」共同參與投入,讓在地青年與首都圈頂級世代,或是職場上高年級畢業生共創,找出成為盲點已久的突破口,讓頂級世代將知識傳遞給下一代,也讓人看見年輕世代對地方問題的思考與其解決方案的多元性。聚點就像是移居青年的「燈塔」,讓所有有意移居東部的青年,都能在此找到移居路上的前輩,及同行夥伴,共同思考在移居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及解決方案。為了製造找到志同道合同伴的機會,將提供一個類似「共居/共創基地」的第三空間讓年輕人們長期聚在一起,腦力激盪如何去解決青年返鄉或移居的課題,並期待能提供青年客製、因地制宜的經營策略,並與地方青年社群一同成長,創造更多社會間連結與影響力。
聚點在進行空間設計前,透過唐鳳政委辦公室PDIS小組指導開放政府的協作機制,舉辦多場次的工作坊,也拜訪了許多移居青年(關係人),希望能夠在空間設計上更符合潛在使用者的需求。
勞工處副處長李芳菁說:「東區青聚點位在中興文化園區的四號倉庫,為一棟二層樓透天厝,上下層各約120坪,前身作為大割機木材輸送室使用,於民國109年底完成修復,也是經文資法登錄的歷史建築。」因此,整體規劃採新舊融合方式,保留歷建部分元素融入新建物中,維持原有氛圍;並採開放式空間設計,針對各樓層配備機能性的組合配置傢俱,成為能彈性應對多元專案、活動的空間;也將購置遠距、數位設備,希望打造一個「不僅適合跨世代共創,還有利於遠距與數位交流的平台」。
勞工處青年事務科長呂翼均表示:「在軟體部分,規劃了五項專案,藉此由下而上地與各地社群建立連結,也成為連結各地地方創生團隊的一個媒介,並全力協助各地方團隊向前邁進,走向各具特色的唯一。」專案包含以下:
- 返鄉或移居青年共創實驗室:透過公開募集,提供「免費使用計畫空間」、「指導」、「傳遞資訊」等各項協助,讓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轉換成可行的執行方案。
- 城市設計實驗室:以主題為界,分別讓設計行動家進入不同的場域,透過實地的參觀、訪談,聚焦問題,讓專業與在地共創,共同想出最合適的方案。
- 各類型共創活動:包含循環經濟、永續發展、綠色科技、數位轉型等不同領域,以線上、線下的方式同步舉辦,根據東部真實的問題進行創意發想,參與者利用學習的知識,在自己相關的情境中思考和討論。
- 客座店長系列:以每周固定時間進駐,開放預約諮詢,安排擁有多元背景的「關鍵意見領袖」擔任客座店長,與「想移居」或「移居中」的年輕人面對面溝通討論。
- 智慧城市網站:建置人才資料庫與地方發展地圖,為各地方拓展外部多元創意接觸的引擎,一個讓青年社群、政府、學校、企業都能彼此輕鬆瀏覽、針對相同主題一起成長的線上平台。
東區青聚點預計明年3月底正式開幕~詳情敬請追蹤聚點專屬網頁中即時最新消息(http://za.media/eastwor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