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速推動淨零排放與低碳綠生活目標,環境部自114年起推動全新「環保餐廳2.0」政策,推出融合永續精神的「綠食飯桌(Green Food)」理念,引導餐飲業升級轉型之路。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積極響應,結合在地特色,打造兼具美味與環保的綠色餐飲新文化。
「綠食飯桌」不僅延續環保餐廳的核心精神,更融合了臺語發音「食飯桌(tsia̍h-pn̄g-toh)」的親切生活意涵,強調與民眾日常生活緊密連結,自環保餐廳政策推行以來,即鼓勵業者落實三不原則:不主動提供一次性免洗餐具、優先使用國產食材及提供分量客製化調整,而升級版「綠食飯桌」則在原有基礎上,新增宣傳「淨零綠生活理念」及「實施員工教育訓練」等兩項額外響應原則,期盼鼓勵業者參與轉型、逐步升級,透過日常飲食習慣的轉變,讓消費者與業者攜手實踐「美味與永續並存」的生活方式。
環境部預計於116年起全面退場既有環保餐廳制度,改以「綠食飯桌」作為新一代推動標準,鼓勵全國餐飲業者盡早因應政策轉型,把握綠色商機。南投縣政府環境保護局也將持續輔導轄內業者了解政策精神,落實實務,攜手邁向永續發展的綠色未來。
環保局局長李易書表示,推動綠色飲食不僅有助減少碳排放,更能提升地方整體的環境素養與綠生活意識。未來將積極結合社區、學校與在地業者,擴大綠食飯桌的影響力,讓「吃在地、食當季」不只是口號,而是成為全民日常共同實踐的永續行動,打造具南投特色的低碳飲食新樣貌。
- 本文為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之觀點與意見,與本平台立場無關。涉及之著作權、言論及法律相關責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擔。
- 我已確實了解,台灣新聞聯播網擁有審核及決定是否刊登的權利。如新聞稿有違反法規或被檢舉的疑慮,台灣新聞聯播網有權將其下架刪除,且不另行通知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