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就是生活。」那天太陽很大,陽光灑下的宜蘭車站讓子維回想起五年前的返鄉召喚,「去國外晃了晃,還是想要回家。」返鄉生活,子維看見農業的笑與淚。
學習性青聚點課程的集合處,就是帶動宜蘭市街發展的「宜蘭驛」(現為「宜蘭車站」)。從歷史走進市街,我們彷彿回到仍有留聲機的時光,穿越古今的市場記憶隨著微風緩緩流動。
有人就有市場,有市場味就有人情味
第一站,我們穿過丟丟噹森林。子維說,「丟丟噹」模擬了返家遊子搭乘火車穿越洞穴所聽見的「水滴聲」,搭配上幾米老師的火車作品與森林的裝置藝術,讓宜蘭孩子很有親切感。
他帶著我們走向南館市場的路,正是在地人的日常捷徑。
沿路經過中山公園、中山國小,沿著舊城南路(以前的「護城河」)看見不斷變化的宜蘭街景。子維說著「獅王小肥」是之前放學必去的戳戳樂雜貨店,以前街上會看見男扮女的歌仔戲表演。他就像行走的百科全書,把宜蘭的日常百態都紀錄的一清二楚。
這時,我觀察到兩個有趣的身影。
一個男孩瘦瘦高高,膚色黝黑,他帶著一台攝影機似乎在紀錄下我們的導覽過程。他穿梭在學員與市場人群之中,眼睛閃閃發亮。另一個女孩,她戴著眼鏡似乎非常文靜,手上拿著筆記紙與手機,不斷寫著、畫著,像是剛拿到彩繪畫本的孩子,雖然略顯笨拙卻創造出市場的新生命力。
遇上魚販,子維和我們說著海洋的知識,男孩就和一旁的攤販聊了起來。遇上賣糕餅的流動攤商,女孩就細心的和學員補充說明糕餅的知識。走進市場的地下室,男孩稍微走離導覽的團體,蹲下身往市場的角落不知道拍著什麼;女孩則是安靜的聆聽,深怕錯過什麼之前沒注意到的市場細節。
他們就像鑲嵌在市場的肌理,無論拼湊在何處都不陌生,都可以自由流動。連子維帶我們走進他家的服飾店,當學員將目光投射在牆上的展覽牆與裁縫體驗區時,男孩已經和子維母親聊起,找了個座位便坐下休息。
他們是蹲點見習的青年,男孩叫東祐、女孩叫采誼。
復刻「跟阿嬤逛菜市場」的記憶
采誼是宜蘭冬山人,大學赴國北教就學,覺得自己成了遠離家鄉的人。她利用這個暑假回到宜蘭,一方面更接近自己生長的土地,另一方面也可以將自己所學帶進市場,把學校理論化為實作。
采誼說,她的父母親就職於宜蘭在地連鎖超市「喜互惠」,讓她從小就熟稔人際互動之道。從高中起,她開始投入偏鄉的服務活動,深知「教育」是改變社會議題的根柢,她不斷在城市與鄉間往返,試圖貼近小人物的生命故事。
在宜蘭的菜市場裡,采誼感受到兒時跟「阿嬤」走入市場的記憶。那或許是宜蘭在地食物的氣味,或許是來往攤販的熱情與赤誠,又或許只是實現了返鄉的浪漫想像。
采誼一下子迷失在懷舊的氛圍裡,她在蹲點的過程也曾懷疑自己是否只是「為寫而寫」,或者不知道市場「會不會買單」。後來,她從懷疑中逐漸爬起,轉念試想這些書寫的過程都是一種累積,
「沒有任何成就是一蹴可幾,不要害怕自己不夠好,要永遠相信一天會比一天進步一點點。」從跌跌撞撞到找到回家的路,采誼沉著氣,用平常心看待。
子維在市場的人脈、計劃的執行與行動力,還有對於宜蘭文史的了解,幫了采誼很多忙。她協助紀錄下導覽過程裡的有趣故事,並且自己設計了「屬於你的宜蘭色」文案計劃來行銷市場的美食。
見習過程裡,她原先是一座孤島,連上了子維的人際網絡後,她尋得內心多年來的震響。
從產地到餐桌,從子維的「食農」教育延伸出她另作名號的「食魚」教育,未來的她,想讓更多人關注宜蘭「捕鰻苗」的手工技藝。
「歡迎來探索不一樣的生活體驗!」
東祐是宜蘭羅東人。子維笑稱「他,我從小看到大」,加上他輕盈流動於攤販之間,充分說明了他是穿梭在市場的宜蘭囝仔。
成績不怎麼好的東祐,找到「影像」的興趣。他從高中就開始致力於影像教育,去過南方澳、蘇澳,甚至到臺東的偏鄉國中教過紀錄片。
或許也因為透過影像,讓他觸及了更多弱勢族群。他有著既樂觀又世故 ; 既有夢想又實際的矛盾性格。從職涯規劃說起,他不想成為影像工作者,反而發現自己想要變成「資源媒介者」,這讓他規劃要在大學雙主修「社會工作」,未來希望能成為社工師。
在市場裡,他和子維一起拜訪宜蘭各鄉鎮的職人,走進不同地區的市場紀錄。他發現,有著子維與市場長期建立的信任,他很快可以打進市場,也開始和各式各樣的攤販「打交道」。在相互「盤撋」的過程中,他也反思自己對於市場的認識,像練功一樣「打掉重練」又「復活再生」。
除此之外,他也幫忙子維辦理市場裡的亮點活動,他陪在子維旁邊,見證一個又一個活動與課程的萌生。他說,這就像是一種「間接的學習」,流程裡的每一個細節都成為他後續前行的重要養分。
從東祐身上,我們看見在地青年的行動力。那是出於對自己人格特質的準確覺察,也流於對家鄉濃烈的愛。蹲點見習的學員可能有後續的軌道要奔走,但是在市場的這個中繼站,他們停下腳步面對自己,也仔細的觀看社會。
「家」在哪裡?
學員們聚集在「大明中藥房青草店」前,手上拿著一個個自製香包,草藥阿嬤與她的女兒站在中藥店的工作檯內,好客地將每個老師的小紙杯倒滿消暑飲品。這是傳承的美景。
想起中午用餐時,也是每個學員捧著子維母親自煮、自包、自送的餐盒,裡頭都是時令的蔬菜、在地的宜蘭甜點,還有子維所稱的「家鄉味」。
蹲點見習、Dreamer課程培訓,或者加上五年多前子維決定返鄉的那一刻,這些在地的光影記憶,用不同方式延展了「家」的界域。
或許,只要有「家」,就會想「家」。市場是家,宜蘭也是;學員是家人,攤販也是。
這時,輪到我們捫心自問:我的家鄉在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