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新創團隊SFiM/SFiT協同SSBTi供應鏈科學減碳協會,24日宣布引進瑞典國家科學院 IVL(Swedish Environmental Research Institute)的亞洲環境足跡LCA/EPD顧問及產品認證體系,共同推動對接歐盟國際認證體系International EPD System的專業合作計畫。
這項合作將協助亞洲企業,特別是台灣與東南亞供應鏈廠商「少走彎路,直通國際指引」在面對歐盟即將上路的 DPP(Digital Product Passport, 數位產品護照)、EPD(環境產品宣告) 及 CBAM(碳邊境調整機制)等政策要求,能夠接軌歐盟環境合規與認證核心專業圈,打造亞洲供應鏈直通歐盟環境規範的專業顧問與培訓體系。
SSBTi 協會主席汪瑞民表示,本次合作不僅將 IVL的顧問與認證經驗帶入亞洲,也同步開設亞洲官方首發的「核心 LCA/EPD 課程」,結合 IVL與 International EPD System 的官方方法學,為企業建立正確的知識體系與資料鏈結機制。
課程與顧問計畫著重於國際標準對接LCA/EPD International,DPP,CBAM,SBTi 與LCA/EPD 實務應用與案例分析(SimaPro / Gabi / openLCA等)、歐盟環境合規與產品足跡審核指引(EPD, CBAM, DPP)、亞洲供應鏈的在地化系統平台的數據整合。
新創團隊SFiM永續未來影響力公司和SSBTi協會將分三階段引進歐盟科研力到建立自主足跡平台。第一階段是引進歐盟強大的環境科研能力─由 IVL 提供專業技術支援,建立亞洲主要品牌企業與供應鏈領導廠商的專業 LCA/EPD 顧問團隊。第二階段是推動自主型環境足跡研發能力與鑑賞力,配合 IVL / International EPD System,快速提升亞洲業界的環境足跡分析與論證水準。第三階段為推廣自主型產業足跡平台,涵蓋東南亞市場,建立「以科學為本的產業環境論述主導能力」,強化亞洲在國際 ESG 合規生態中的話語權。
汪瑞民說,亞洲供應鏈在淨零與減碳浪潮中,台灣需要的不只是被動應對,而是要有能力講出符合歐盟規範的環境語言。透過與 EPD International/IVL 的結合,希望讓相關產業企業少走彎路,一開始就走在國際正確的軌道上。
SSBTi專注於LCA/EPD碳足跡技術、國際標準對接與供應鏈數據整合。核心成員平台包括 LnData Carbon,A1 Smart Factories Alliance,Quantum (China),AgilePoint Footprint Marketplace 等。(內容來源:1.5C Initiative News)
















-350x250.jpg)
-120x86.png)

-120x86.jpg)

-120x8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