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在三級警戒之下,哪都不能去,你是不是閒到發慌?今年暑假總共有650位青年參加「職場模擬考」,融合社區特色、在地文化創作出許多文創商品與體驗行程,甚至動手翻新老屋,成果多元豐碩,可說是百花齊放。
所謂「職場模擬考」,就是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每年舉辦的「青年暑期社區職場體驗計畫」,在為期1.5個月的職場體驗中,包含體驗前的職前講習、訂定工作目標、安排關懷訪視掌握階段性成果、最終於體驗後舉辦成果競賽等,不僅把真實的職場情況模擬到位,也確保青年的學習品質。
今年暑假受疫情影響,雖然籠罩在三級警戒下,但這項計畫排除萬難,於符合防疫規範且確保青年與用人單位安全的條件下如期舉行,事實上,這項計畫也已邁入第16年,共累積8,445人參與。今年體驗後的重頭戲-成果競賽改為線上辦理,分為臺北、臺中、臺南、高雄、花蓮等共7場次,其中臺南場於8月30日線上舉行。
計畫除了促使青年返鄉,還包含「超前部屬職場力」與「發揮跨域能力」。臺南場評審李永展委員表示,職場力與專業知識同等重要,青年署將青年帶入真實的職場環境,訓練其與雇主溝通、同儕合作、針對工作目標調整進度等技能,例如有學生指出從計畫學到「換位思考」,因為當觀點從學生轉變為員工時,看事情的角度會有所不同。
至於跨域能力,評審委員蘇小真舉「嘉義縣大埔鄉和平社區發展協會」的成果為例,就讀流行設計系的黃怡臻,將自身專業結合單位的服務內容,教導小朋友化妝技巧,甚至配合萬聖節學習化傷妝。蘇小真委員認為,雖然大家的科系豐富多元,但青年透過這項計畫進入組織服務,並竭盡所能地調和原定職位與自己的關聯,如此積極地嘗試跨域創新,值得肯定。
評審委員吳佳霖也發現,臺南受疫情影響明顯較少,因此該場活動與成果展現也較精彩多元,加上南區的社區產業發達,單位間不僅感情好,連結更是緊密,因此儘管成果競賽隔著螢幕,組織間仍藉由留言區熱烈互動,讓人感受到滿滿熱情。
特別的是,這次臺南場的青年多屬美術、設計相關背景,社區產業組也著重在文化再生、文化創意等主題,例如「台南市文化協會」的紀伶采、李宜珍、陳萱瑜融合臺南城牆意象,重新設計協會LOGO;也結合五條港與臺南在地信仰元素,創作繪本、明信片、衣服等商品;甚至瞄準體驗經濟的熱潮,企劃「做十六歲」活動,讓遊客體驗在地成年禮。
在成果競賽尾聲,臺南場從42組參賽團隊中,選出社區產業組前三名,及社區公益組前二名,能獲得最高8000元,最低有3000元的等值獎品(券)與獎狀乙張。因社區產業組參與團隊數較多,故有兩組並列第三,最終冠軍為台南市安南區鹿耳社區發展協會、亞軍社團法人台南市文化協會、季軍新港文教基金會及財團法人朝陽文化藝術基金會(永康社區大學);社區公益組冠軍為社團法人台灣黑面琵鷺保育學會、亞軍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臺南分事務所。
如果你也想要有一個難忘又充實的暑假,或是擔心自己無法適應職場生活,不妨明年暑假就來場「職場模擬考」,探索全臺各地不同的非營利組織!計畫相關資訊請於每年5月關注教育部青年發展署「RICH職場體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