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年是聯合國全球盟約組織提出 ESG 概念 20 周年,隨著近年來人們對永續發展與綠色低碳轉型的重視度持續提升,ESG 逐漸躍升為全球不容忽視的核心議題。作為衡量企業高品質發展水準的關鍵參考指標,ESG 已成為企業在永續發展道路上的一道「必答題」。
近日,戴爾科技集團正式發布2024 財年 ESG 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詳細展示了公司在「推進永續發展」、「改善民生」、「培養包容性」以及「堅守信任」四個方面所取得的最新進展與顯著成果,進一步彰顯了戴爾「以科技創新推動人類進步」的堅定承諾。
戴爾科技集團董事長暨執行長Michael Dell表示:「戴爾科技集團深耕於創新與進步,這為我們與客戶、合作夥伴及團隊成員共同構建的生態系統帶來無限機會。我們將與大家攜手並進,以負責任的方式共同實現遠大目標。」
在報告中,戴爾重申了公司雄心勃勃的 ESG 目標,包括:
- 到 2050 年,戴爾將實現溫室氣體(GHG)的淨零排放(包括範圍 1、2 和 3);
- 到 2030 年,客戶每購買一噸產品,戴爾將再利用或回收利用同等重量的產品;
- 到 2030 年,戴爾的包裝將 100% 由回收或可再生材料製成,或將採用再次利用的包裝;
- 到 2030 年,戴爾一半以上的產品成分將採用回收材料、可再生材料或可減少碳排放的材料;
- 到 2030 年,戴爾全球員工中女性占比達到 50%,在領導崗位上的女性占比達到 40%;
- 到 2030 年,戴爾將透過開展數位包容計畫改善 10 億人的生活;
- 到 2030 年,戴爾 75% 的員工將參與所在社區的捐贈或志願服務;
- 到 2030 年,客戶及合作夥伴將視戴爾為最值得信賴的技術合作夥伴。
自 1998 年發布首份環境永續發展報告以來,戴爾始終堅守 ESG 承諾,在推動實現自身 ESG 目標的道路上不斷取得長足進展與豐碩成果,並始終致力於透過創新的技術與服務,為企業、人類和地球創造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2024 財年 ESG 報告亮點
推進永續發展
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戴爾致力於瞭解自身業務對環境的影響,並積極採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透過不斷推出創新的產品與解決方案,戴爾可協助客戶降低排放,實現減排目標,同時有效提升營運效率。
加速推進循環經濟:戴爾將循環經濟理念融於自身價值鏈的每一個環節,不斷推動永續發展技術及解決方案的創新與發展。戴爾致力於減少電子廢棄物的產生及相關排放,以降低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從而為推動社會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
- 戴爾在產品中使用了約31 萬噸的可回收或可再生材料;
- 戴爾1% 的產品由回收材料、可再生材料,或可減少碳排放的材料製成;2024 財年,戴爾在產品中引入了再生銅和再生鋁;並且在顯示器產品中首次使用經認證的再生鋼,採用比例達 50%;
- 戴爾4% 的包裝由回收材料或可再生材料製成。
改善民生
戴爾正在全力以赴地實施數位包容計畫,為資源匱乏的地區提供可滿足基本需求的技術覆蓋和網路連接,協助培養當地民眾的數位技能並搭建社區網路,從而有效消弭數位落差,改善民眾的生活品質。
- 截至 2024 財年,全球共有超過96 億人從戴爾的數位包容計畫中受益;
- 戴爾共幫助了 535 家非營利組織實現數位化轉型;
- 48% 的戴爾員工參與了所在社區的捐贈和志願服務。
培養包容性
戴爾致力於打造多元和包容的團隊,努力提供公平的就業機會,並將堅守道德與誠信視作最不可或缺的原則。
- 戴爾全球女性員工占比為 35%,全球管理團隊中的女性占比為1%;
- 戴爾在Disability Equality Index(DEI)評選中獲得滿分(100分),並被評為2023 年最佳工作場所;
- 戴爾的全球 Employee Resource Group(ERG)員工參與率達4%。
堅守信任
戴爾深知贏得公眾的信任至關重要,因此致力於在安全、隱私保護和道德方面樹立標杆,確保資料與隱私得到妥善管理,力爭保護客戶、合作夥伴、員工及社區的利益。
- 戴爾連續 12 次榮登 Ethisphere® Institute 全球最具商業道德企業(World’s Most Ethical Companies®)榜單。
如今,AI 技術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引領各行各業邁向全新的發展階段,並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電子廢棄物、消除數位落差等方面展現出巨大的潛力和價值,為我們實現 ESG 目標提供了更多可行方案。戴爾將繼續加速創新步伐,深入挖掘 AI 的無限潛能,宣導負責任地使用 AI 技術,從而確保 AI 應用能夠造福於人類和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家園,實現業務發展與環境的和諧共生。
欲瞭解更多資訊並查看完整的戴爾 2024 財年 ESG 報告,請至 dell.com/impact
# # #
版權所有 © 2024 戴爾公司或其子公司。戴爾科技集團與 Dell 是戴爾或其子公司的商標。其他商標可能屬於其各別所有者。
[1] 與 2020 財年基準相比
[2] 與 2020 財年基準相比
- 本文為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之觀點與意見,與本平台立場無關。涉及之著作權、言論及法律相關責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