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項「打擊野生動植物罪行」國際倡議宣佈,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對經濟、健康和社會帶來重大影響,並告誡我們野生動物存在監管不足、監管不善和非法野生動植物貿易的問題。
6月5日,由環境、政策、法律、商業和公共衛生專家組成的聯盟敦促國際社會透過以下方式解決國際法中的嚴重漏洞:
- 建立有關野生動植物罪行的新全球協議
- 修改現有的國際野生動植物貿易法,將公眾和動物健康納入決策的考慮因素。
跨國野生動植物罪行是每年產生超過2000億美元的非法產業,但與當地社區、公共與動物健康及環境的費用相比之下,這項數字則相形見絀。然而,至今仍未有關於野生動植物罪行的全球法律協議。
《瀕危野生物種國際貿易公約》前秘書長兼 endwildlifecrime計劃主席約翰·斯坎倫表示:「 2019冠狀病毒病大流行以毀滅性方式提醒我們,任何事都相互關聯,尤其是經濟、環境、人類與野生動植物健康及福利之間的關係。但是我們的國際法律、計劃和基金尚未反映出這一個現實,在國家層面上亦同樣。」
約翰續說:「現時用於規範野生動植物貿易和打擊野生動植物罪行的國際體系並不完善,就目前而言,將無法預防下次的大流行。」
生而自由基金會聯合創辦人兼行政總裁Will Travers OBE表示:「必須及早加快變革,以免一發不可收拾。」
Travers說:「超過一百萬種野生物種面臨滅絕,另一次全球大流行隨時爆發,這個風險不容忽視。透過遏制野生動植物罪行,我們可以幫助減慢、制止,繼而逆轉生物多樣性降低。我們還可以幫助確保人類再不會受到現時公共衛生、生活和社會秩序的破壞性影響。」
計劃由Scandlon主持,並由香港ADM資本基金會主辦,聯同計劃發起人生而自由基金會、糧食與土地聯盟、全球環境研究所和ICCF 組織。計劃匯集了眾多代表環境、政策、商業和公共衛生利益的組織及個人。計劃的參加者亦包括私營部門的顧問和合作夥伴,以及由國際知名律師和犯罪學家組成的技術支援小組。
計劃將如何實踐?
計劃旨在支持《聯合國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公約》(UNTOC)的發展並通過野生動植物罪行協議,並為《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制定修正方案,規範國際野生動植物貿易的全球協議,同時將公共和動物健康標準納入決策中。
以公共和動物健康為由,這兩項互相關聯的改革將帶來新的野生動植物貿易限制,並禁止高風險市場和消費,同時採取合作式全球執法行動來打擊野生動植物罪行。
SYSTEMIQ的生物多樣性負責人Doug Flynn代表糧食與土地聯盟表示:「我們需要新的法律機制以應付這些罪行對當地社區、國家經濟和全球公共衛生的破壞性影響。」
野生動植物罪行和貿易如何危害全球健康?
科學研究指出,引起2019冠狀病毒病的高傳染性冠狀病毒最有可能由宿主蹄鼻蝙蝠,透過另一種中間宿主物種(可能是穿山甲)傳播人類。
ADM資本基金會行政總裁Lisa Genasci表示:「多年來,我們一直忽視野生動植物市場是病原的蘊藏地,而貿易仍在監管不力的情況下繼續進行。可悲的是,維持現況比守護全球健康容易得多。」
本項目督導小組指出,隨著2019冠狀病毒病的病例急增至數以百萬計,全球死亡人數攀升至40萬人,野生動物貿易和罪行對健康的危害更為人所知。追溯至20世紀70年代的野生生物貿易的國際法律體制顯然有改革需要。
ICCF集團董事長Barron表示:「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解決野生動植物貿易和商業市場的危機,尤其它們是大流行的主因,正如我們目前面對的大流行,同時要尊重民族權利和野生生物利用的可持續手法。」
不是已訂立法律嗎?
《聯合國世界野生動植物犯罪報告》發現,野生動植物的買賣與肉類、傳統藥物、家具、寵物及其他奢侈品或非必需品有關。報告亦發現,36,000種動物中有7,000種CITES列出的物種屬於非法貿易。
建立CITES的目的是確保野生動植物的國際貿易不對它們的生命構成威脅,但並不適用於國內貿易。《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CITES)要求締約方對違反行為進行處罰,而不是將其定為刑事犯罪,並只適用於全球800萬個物種中不到0.5%的物種。
CITES的決策中未包括動物或公共衛生標準。如果我們要將疾病從野生動物種群再次蔓延到人類的風險減到最低,就需要採取一種「健康」的方法進行野生動植物貿易。
Scanlon以督導小組主席的身份鼓勵各行各業的組織和感興趣人士透過www.endwildlifecrime.org簽署計劃,以表達他們的支持。
Scanlon表示:「如果我們現在不採取大膽行動將法律所需的改變制度化,我擔心我們可能會在不久的將來回到原地。計劃提出了改革,盡量避免與野生動植物有關的大流行再一次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