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逐漸闖入眾人的視野中,成為企業必備要素之一,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 CBAM )也將在 2023 年開始針對談盤查進行報告,這件事對於與全球貿易密不可分的台灣來說,必須跟上積極應對減碳浪潮。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與全球 1,290 家企業合作的調查發現,僅有 9% 的企業具備完整的碳盤查能力,其中高達 9 成企業無法準確評估碳排放量,更難以制定減碳策略,不用說實現淨零目標,碳盤查就是「企業查核整理和計算揭示所有碳排量的方法」。
在「溫室氣體核算體系」 Greenhouse Gas Protocol(又稱GHGP)提供的國際化架構中,將溫室氣體分為三大範疇。由此可知碳盤查、永續概念將會對企業的生存能力,以及人類的生活方式產生重大影響。因此以第一個層面來說「碳盤查是一個重要的減碳措施,可以將溫室氣體排放源分成 3 大範疇」:
範疇一:直接排放
指公司所擁有或控制的排放源,來自製程或廠房設施,以及交通工具的排放。
範疇二:間接排放
指公司自用的外購電力、熱或蒸氣等能源利用的間接排放。
範疇三:其他間接排放
這裡包括員工通勤或商務差旅,以及產品生命週期所產生的所有外部間接排放。(更詳細的相關資訊可參考的GHGP提供的pdf文件檔)
以上這些人為排放的二氧化碳佔據全球暖化加劇的主要溫室氣體,也是基於此原因,企業通常會將溫室氣體的三大範疇直接作為碳盤查的分類項目。
根據波士頓顧問公司(BCG)與全球 1290 家企業合作的 2021 全球企業碳盤查調查,僅有 9% 的企業能夠進行範疇 1 至 3 的溫室氣體盤查,即只有少數企業能夠確定其碳排放量,進而制訂減碳策略以實現淨零目標。
尤其是範疇 3 的排放量掌握,是大家感覺到最大的困難點。因為企業難以掌握上下游供應鏈的碳排放,而供應鏈碳排放量佔一般製造企業總體碳排放的 6 至 8 成。因此「收集和揭示供應鏈碳排放數據」對於企業做好碳排放管理至關重要。(資料來源:今周刊〈【圖解】碳盤查是什麼?減碳策略要怎麼訂?1,290家企業碳盤查調查一次看〉)
讓企業能夠掌握和管理碳排放量,是實現淨零目標的重要一環,對於台灣企業來說,必須優先提升碳盤查能力,才能應對全球減碳浪潮的趨勢。
從第二個層面來說,碳盤查英文 Carbon footprint assessment ,亦可稱為 Carbon Inventory ,是一種環境排碳計算方法,用於評估個人、企業、組織或產品的碳排放量。該評估包括從原材料採購、生產、運輸、使用到棄置等整個生命週期的碳排放量,這項評估的結果能夠幫助企業和個人瞭解其對氣候變化和環境的影響,進而才能制定減碳計劃。
可以用很簡單的幾句話來總結:「碳盤查是一種碳足跡評估方法,用於評估產品、組織或個人的碳排放量。碳足跡評估可以協助企業或個人了解其碳排放情況,進而採取減碳措施以減少對環境的影響。
這個問題確實是大家首要「需要和想要」知道的部分。看過來!讓碳盤查專家用最精準的語句,簡單講給您聽,目前台灣採用 CNS-14067 作為碳盤查的作業原則,企業可以透過以下 5 個步驟進行碳盤查程序:
- 確定碳盤查目標和範圍: 明確盤查的範圍,可以涵蓋整個生產過程或特定的產品、服務、大樓或特定製程和產品,同時確認哪些供應鏈參與其中,確定碳足跡範圍是碳盤查的第一步。
- 確認系統邊界和優先順序:瞭解產品或服務生命週期的排放源頭,鑑別產品類別和碳排放源的優先順序。
- 數據採集:盤查碳排放數據,確保數據和碳排項目正確。碳足跡評估需要大量的數據,包括能源使用、產品生產、交通運輸、農業等方面的數據。數據的收集方式包括問卷調查、訪談、文件分析等。
- 排放源鑑別 & 計算排放量::計算碳排放量需要使用碳排放因子和數據進行運算,現在網路上都有各種計算工作可以參考。碳排放因子會因不同活動或產品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例如汽油、電力等的碳排放因子都是不同的。
- 碳盤查報告製作:碳盤查評估後需要進行結果分析和報告。報告中應包括碳足跡範圍、碳排放量、減碳建議等信息,詳述碳盤查過程和結果,並提出相應的減排建議。
- 內外部查證:在進行碳盤查時,通常會分為兩個階段的工作:內部查證和外部查證。
內部查證是指公司內部或顧問單位針對碳盤查清冊和報告書內容進行檢查,以確保數字正確性、邊界設定和參考文獻的正確性等方面。
外部查證則需要委由第三方公正單位進行查證,以提高碳盤查的可信度和公正性。被查證者需要回覆和改進內容,才能取得查證聲明書。透過這樣的查證機制,企業可以確保其碳排放資料的真實性和準確性,從而更有效地管理碳排放,實現減碳目標,並貢獻綠色環保。
碳盤查是一件需要多人多面向共同完成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近兩年開始,各大公司不論大小都逐步著手處理,除了因應政府規定外,走在越前面的企業越有時間做後續的調整和準備。
閱讀完整文章:【2023碳盤查白皮書】企業減碳的未來趨勢和做法?詳解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