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與花蓮縣政府合作,偕同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社團法人聚落書坊文教發展協會、慈濟大學、慈濟科技大學等單位,與靜思精舍德悅法師一起,邀請那可拿雲林女子戒毒中心執行長-林芯瑩,進行主題為「看懂原生家庭的傷」人物專訪。
12日,林芯瑩執行長受邀到慈濟科技大學接受人物專訪,談到:「年輕時在家扶中心的不幸少女安置機構擔任輔導員,也在警察局少年隊擔任輔導委員,工作、生活都與青少年息息相關,因緣際會下接觸了戒毒中心,開啟助人戒毒之路,且一走就是15年,致力推廣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和諧,停止家庭的紛爭就不會再有青少年逃家、吸毒的問題。」
林芯瑩分享曾接觸過的真實案例,吸毒10年的麗麗本身家庭環境複雜,爸爸是同志,為了傳宗接代而娶妻,媽媽事後發現婆家明明知情還是把她騙娶進門,讓媽媽非常憎恨,無處發洩的怒火轉嫁到孩子身上,甚至會在孩子違背意見時,拿熨斗燙孩子腳底。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麗麗高中就逃家,開始寄宿在不同朋友的家裡,沒有師長引導,麗麗根本無法區分朋友的好壞,林芯瑩表示,對一個從未擁有母愛的孩子來說,只要能陪伴自己、讓自己快樂的人,就是好朋友。當家庭失去關愛功能,毒品就容易伺機侵害孩子的人生。
麗麗後來在男友的幫助下進入戒毒中心,在戒毒課程中體悟到:「傷害我的媽媽,也只是一個渴望愛卻得不到愛、一再受傷害的女人,在爸爸做生意失敗後,她努力的把四個孩子扶養長大,儘管我們的童年遍體鱗傷,但不能否認媽媽已經用她的方式努力付出所有了。我若去要求一個得不到愛的媽媽,要好好地愛孩子,這難道不是另一種殘忍嗎?現在我已經可以站在媽媽的立場思考,同理她的痛苦,包容她全身上下的刺,也放過並擁抱受傷的自己。」
麗麗戒毒成功至今10年,嫁給幫助她戒毒成功的男友,成為兩個孩子的媽,有一個非常幸福的家庭。
父母的愛是家庭的養分,若上一代得不到愛或沒有愛,用仇恨的心滋養孩子長大,孩子只得向外索求同儕的認同,可以貪得一時的快樂,卻填不了渴望被愛又害怕受傷害的心。
當受傷的孩子長大踏入婚姻,跟另一半相處時,會發現自己容易反覆上演上一代的溝通戲碼,遇到親子衝突更是會直接衝擊出負面情緒和羞辱言語,其實都是內在小孩沒有跟原生家庭真正和解。
推薦家有青少年的父母,一同來參與暑假這場:《跨越青春期的鴻溝,與孩子拉近心距離》的成長團體,讓父母有機會了解更多面向的溝通和傾聽技巧,拉近與孩子的距離,創造更融洽的親子關係。不再上演互相指責的戲碼,寫下自已喜歡的幸福劇本。
歡迎家有12~18歲青少年的父母報名參加,活動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VXR62KACwZ7i3sTz9
或撥打(03)856-9692 花蓮縣家庭教育中心 張喬茵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