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駭客攻擊事件層出不窮,金管會近期也要求上市櫃公司依據營運規模,配置一定比例的資安人員。面對台灣產業未來的資安布局,台灣微軟於3月28日由Microsoft 365 事業部副總經理朱以方,向媒體分享台灣產業資安現況,亦邀請日本網路安全創新委員會代表理事梶浦敏範Kajiura Toshinori,以及微軟亞洲首席資安官花村実Hanamura Minoru,闡述日本企業設立資安長的過程與經驗。
微軟於今年開始每季分享Cyber Signal Report,在首季報告中揭露去年僅僅11月至12月,企業就遭受到8,300萬次攻擊,駭客入侵企業取得身份識別及橫向攻擊,已成為攻擊新標的,更凸顯出企業身份識別安全的重要性。企業只要部署基本的網路安全,即可防範98%資安攻擊,這些防護包括執行多因素驗證、保持系統最新版本與落實安全性更新、執行最小存取權限原則及進行資料保護等。
台灣微軟 Microsoft 365 事業部副總經理朱以方表示:「資安防護最大的敵人為人,企業除了技術政策的制定,培養內部人員的資安素養更是當務之急。資安防護與企業數位轉型同樣重要,微軟希望透過分享資安部署及日本資安長設立的相關經驗,提升企業以及市場資安意識,資安防護不只是CISO/CIO的工作,而是每位員工的責任。」
來自日本網路安全創新委員會(Japan Cybersecurity Innovation Committee,JCIC )主席梶浦敏範先生,除了擔任日本網路安全協會主席,亦是日本經團連資安工作協會小組主席,分享日本目前網路安全三大課題:日本網路安全現況、數位轉型注意事項、日本資安長的職責
1. 日本政府的資安戰略:
政府提出針對全體人員資訊安全對應(cybersecurity for all),包含推動數位轉型、資安議題、安全保障計畫等,以及最重要的資安意識養成。經團連組織特別翻譯針對企業經營資安的手冊,以簡而易懂的案例方式向企業說明資安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部署資安。同時,日本產業成立「供應鏈網路安全聯盟」,聯盟核心成員超過180個組織,目的是提升中小企業資安意識,並讓他們和大型企業交流討論。
2. 數位轉型和資安兩者在企業成長中同等重要:
日本政府鼓勵企業,數位轉型和資安要同步進行。數位轉型過程中,數據持續發展新的應用方式,就會有資安風險出現,資安長的角色和職責也從守備擴展到商業模式上,企業若將數位轉型視為獲利來源,資安即為必要之投資。
3. 資安長職責轉變:
以往的企業資安長「1.0版」以防禦為導向,找出資安風險、制定資安計畫、對應資安事件,以及對外的資安報告等,現在資安長「2.0版」,是攻擊型的資安長,主要接觸和業務有關,與事業核心有關,幫助經營者與顧客、市場及股東說明資安投資、預測資安風險,改革並引導企業資安方針。
同時微軟亞洲首席資安官花村実,分享微軟資安團隊為企業資安提出的準備與建議事項:
1. 資安訊息的透明與共享:
在過去的一年,網路犯罪經濟蓬勃發展,與網路犯罪活動迅速崛起,全球網路安全複雜性日益增長,攻擊事件頻繁且「升級」,微軟認為透明度和訊息共享對於保護生態系統至關重要,資安人員需要對他們正在防禦的威脅,隨時取得多樣化和及時的洞察。
2. 勒索軟體的攻擊升級:
全新的勒索軟體模式已擴大成企業型規模,結合攻擊技術和勒索商業模式,人為操作的勒索軟體改變了資安動向,若企業忽視勒索軟體的風險,將面臨組織潰散與營運損失的修復成本。
3. 資安長角色位階提升:
資安長和資安團隊,會隨著經營者的決策與企業文化,而提升其權限和成熟度,當資安長能以業務和戰略為導向,將能有效抑止企業面臨資安風險。
1. 雲端平台對資安的優勢:
以雲端平台部署資安解決方案有顯著的優勢。微軟在5年前即擴大資安相關投資至200億美元,結合人員、流程和技術,透過持續監控數百萬網路活動記錄、安全事件訊息,更新使用者行為分析,即時檢測並統計異常,幫助識別潛在的危害發生。
2. 零信任的重要性
基於網路與數據的複雜度提升,企業必須全面考量設備及使用者身份識別安全,零信任策略不僅能保護資產不受攻擊,更同時提升企業資安與生產力。
微軟呼籲,無論是大型或中小型企業,部署資安刻不容緩,透過可信賴的雲端平台,能有效節省龐大的人力、硬體投資與維護成本,且能確保隨時擁有最新的資安防護版本。
因應年初金管會公布強化上市櫃公司對資安防護,要求台灣上市櫃公司設立資安長與資安專責團隊,台灣微軟在4月將為企業啟動CISO Salon 計劃,讓企業的資安團隊藉由此平台齊聚學習、交流與分享,內容涵蓋技術法規、市場趨勢,及人才培育。隨著台灣微軟資料中心落地,企業擁抱雲端、數位轉型之際,更應該擁有最新的資安技術與團隊,提升台灣產業對抗資安攻擊。
關於微軟
微軟(納斯達克上市代碼︰MSFT)致力於發展Intelligent Cloud與Intelligent Edge時代的數位轉型,其使命是賦能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個組織,都能實現更多、成就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