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COVID-19疫情把人群相互隔離:感染者、檢疫隔離對象、健康而恐慌的大眾,但曾經我們都是人,是家人、朋友或情侶,當迫切地想回到有聯繫的關係卻無法實際接觸時,搜尋引擎匯聚了眾人的困惑和期待。Google trend所觀察到的年度搜索趨勢報告中,「如何協助」的全球搜尋次數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如何成為彼此的盟友」的搜尋次數比「如何成為網紅」還要多,對「隱性失能」議題的關注也成長了一倍[1]。
這項報告顯示極端環境下,人們更意識到身心發展對日常有決定性作用,細節包含「失眠」搜索量的創新高,以及世界各地都有人搜尋「冥想」。事實上,情緒啟蒙和自我開發如果經由系統性引導,會比獨自摸索更具效益,作家艾倫‧狄波頓( Alain de Botton)就認為人類是失落的種族,而認識到人類失落的處境,是友誼誕生的來源,也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因此他創辦了英國情緒教育機構The School Of Life。
The School Of Life台北分校將進行2021年度情緒教育引導師培訓,希望與企業人資、營隊講師、學校教師、心理輔導及助人領域等工作人員合作,將情緒教育方式與素材,融入現地教學與輔導,共同促進社會情緒健康。連結與創造正是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教育4.0」的宗旨與目標,創新教育者吳緯中為何能讓校園成為「有故事的課堂風景」?秘訣也在情緒力的養成。
吳緯中·上課中—有故事的課堂風景:https://www.facebook.com/StefStoryClass
[1] https://about.google/intl/ALL_tw/stories/year-in-search-2020/?utm_source=about.google&utm_medium=social&utm_campaign=copy-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