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情緒爆發或行為失控,你是否曾無助得不知如何是好?音樂療法或許可以協助您的孩子。音樂治療關懷師謝惠貞 日(20)前受馬來西亞 TCSM 特殊教育研究院及 MASCOM 公會邀請,開設一堂以「活用音樂律動改善特殊需求兒童」為主題的跨國線上課程。
課程特別針對早療家長、特教老師及特殊兒童照顧者設計,分享如何以音樂為橋梁,陪伴孩子走過情緒、語言與社交的成長挑戰,吸引台馬兩地的早療特殊兒家長、照顧者及音樂律動老師參與。
音樂不只是陪伴 更是情緒與學習的引導
本次台馬合作課程從遊戲治療、行為療法、感覺統合到藝術治療,並包含許多臨床個案故事,解析如何透過歌唱、節奏、律動舞蹈與角色扮演等方式,提升孩子的溝通力與社交能力。
謝惠貞 指出不同學員的背景需求:「早療家長需要的是能在生活中簡單易用的音療技巧,音樂律動老師則需要以律動專業結合音療心理原理。」她鼓勵家長和老師多運用聲音與簡易打擊樂器,「聲音本身就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樂器,不需要繁複設備,也能達到療癒效果。」
孩子也會孤獨 有效運用音樂可協助表達
謝惠貞也提及,高齡長輩與特殊兒童雖然在陪伴方式上有些共通之處,但對於情緒與行為的引導需求卻截然不同。多年投身於音樂治療關懷教學,謝惠貞提醒:「長輩需要的是理解與陪伴,特殊兒童則需要藉由音樂找到情緒紓解與學習進步的可能性。」
面對特殊兒童常見的心理困擾,謝惠貞說,孤獨不只存在於高齡長者身上,許多孩子也有情緒孤立、專注力不足甚至憂鬱的表現。適當的使用音樂介入,孩子能夠更自然地表達內心世界,重新建立與外界的連結。
5/31-6/1 實作工作坊 現正熱烈報名中
延續此次線上課程,謝惠貞也將於5月31日至6月1日親赴馬來西亞,帶領專為教育者與照顧者設計的【音樂律動感應療癒實操2日工作坊】,期待有更多照顧者能學習音療關懷技巧,應用於照顧現場。 https://lihi2.com/xpPc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