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辦公(Hybrid Work)模式迅速崛起,已成為現代職場常態,在會議進行中成員各方發想討論、小組會議、隨時即召開視訊會議,皆是現代公司企業營運的日常。隨著科技不斷進步,AI技術功能逐步強大,會議設備朝向既體積大小精簡又高科技化邁進,無線投影設備的應用,不但能除去會議桌面上介接的雜亂線路,更能加快畫面分享的速度。雲準科技整理了無線投影設備的各項特點,讓您的會議具有更高效率的溝通成效。
多元方式實現無線投影
無線投影主要分為「資料接收端」及「發送端」,資料接收端稱為「無線投影接收器(或伺服器)」,與會議室中的螢幕、攝影鏡頭、麥克風、喇叭連接;而發送端即為「投影端」,無線投影的方式具有多元性,可分為三種方式:第一種方式是使用筆電、平板或手機的原生投放功能,如:Airplay、 Miracast、Google Cast。第二種方式為下載原廠提供的免費應用程式(APP)來進行投影。第三種方式為一鍵投影,免安裝任何程式,只要將裝置(發射器)插上筆電、平板或手機…等行動裝置,按鍵即可投影分享至大型螢幕顯示器給與會者觀看,此方式特別適合給外賓、訪客使用、或針對資訊安全要求較高的環境。
一台無線投影接收器可同時連線多部裝置及支援投影畫面分割,接收器能同時與8至64台不等的裝置連線(依各廠牌型號規格而定);當會議中有多人各自畫面想要同時分享在大螢幕上進行比對或參考時,可使用畫面分割的功能,不需再接另一個螢幕或是來回切換畫面,可投影在一個大螢幕上呈現2至9個分割畫面。
BYOD / BYOM 的應用
基礎版的無線投影設備(無線簡報器)即能滿足「自帶設備」BYOD(Bring Your Own Device)的應用需求,可使用個人筆電、平板或手機參與本地會議,而不必受限於會議室中提供的設備。然而遠端線上視訊會議已是現代常見的開會方式,BYOM(Bring Your Own Meeting)的應用需求也與日俱增,使用更進階版的無線投影設備除了不必受限於固定在會議室內的,亦可跨平台使用個人習慣操作的線上會議軟體召開視訊會議,完整呈現BYOM的應用。
由此可見無線投影的各項多功能應用:具有多元投影方式、免安裝一鍵投影、畫面分割、BYOD/BYOM…諸多的特點,各廠牌亦提供互動協作進階功能,如:主持人管理工具、會議大螢幕跟與會者行裝置畫面互動及單向/雙向控制、畫面註記、儲存、分享、客製化待機桌面、雲端設備管理……等功能,升級多方共同討論便利性及溝通效率。
- 本文為作者投稿,僅代表作者個人之觀點與意見,與本平台立場無關。涉及之著作權、言論及法律相關責任,均由作者自行承擔。
- 我已確實了解,台灣新聞聯播網擁有審核及決定是否刊登的權利。如新聞稿有違反法規或被檢舉的疑慮,台灣新聞聯播網有權將其下架刪除,且不另行通知及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