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嘉士基金會與寶島陽光再生能源共同啟動「節能扶弱計畫」,於日前舉辦授贈儀式。寶島陽光再生能源捐贈總值30萬元的一級能效變頻冰箱,協助屏東經濟弱勢家庭汰換超過10年的老舊冰箱。透過這次合作,不僅減輕受贈家戶電費負擔、避免老舊電器可能造成的災害風險,也讓脆弱族群的生存權益在能源轉型過程中獲得支持。
隨著全球暖化與能源轉型的推動,「能源貧窮」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對許多經濟弱勢家庭而言,高昂電費與老舊耗能家電帶來的支出壓力,成為生活沉重的負擔。畢嘉士基金會長年陪伴年長者與弱勢家庭,更深刻看見能源永續議題與生存權益之間的連結。
冰箱屬於家中少數「全天候運轉」的高耗能家電,一旦老舊,不僅耗電驚人,更常出現漏水或溫度不穩的狀況。這些問題看似小事,對經濟困難的家庭卻是日常壓力。並且耗能的電器也間接增加碳排放,長期的影響不容小覷。計畫支持的弱勢家戶,由畢嘉士基金會篩選名單,共汰換10台老舊冰箱,換裝後每戶預計可降低約15%的總耗電量,減輕用電負擔,同時替地球減少碳排。
在訪視過程中,基金會發現許多家戶的用電環境並不安全,延長線老舊、電源配置凌亂。因此在更換冰箱的同時,也額外提供安全延長線,讓計畫受益者在日常生活裡不只省電,更能安心用電。
根據歐盟對「能源貧窮」的定義,當一戶人家的能源支出(如水電費、瓦斯)超過總收入的10%,就屬於能源貧窮。對經濟弱勢的長輩來說,這並不是遙遠的名詞,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困境。夏天明明炎熱卻不敢開冷氣,冬天氣溫驟降卻沒有電暖器,只能忍受身體的不適;冰箱老舊故障卻無力汰換,不僅耗電量驚人,還讓食物保存成為難題。這些看似細微的不便,長期下來不僅加重生活壓力,也直接影響弱勢長輩的健康與安全。
例如受贈的孫爺爺家庭,由兒媳一肩挑起照顧臥床長輩與學齡前孫子的重擔,平時依靠零工維持生計。家中老舊冰箱長年漏水、溫度不穩,卻也無力更換。當新冰箱送到家中時,兒媳語帶哽咽地表示:「真的很感謝畢嘉士基金會和寶島陽光的幫助,讓我們換掉這台冰箱。」
除了綠色家電的更換,畢嘉士基金會的永續環保行動也落實在服務據點。例如屏東市永大樂林居與潮州幸福館推行「自備餐具」、「禁用一次性餐具」,並維持館內26度恆溫,透過日常行為落實節能減碳。今年更針對熟齡長輩開辦「小家電維修課程」、「ESG小學堂」,用互動方式推廣永續知識,甚至引入 AI 應用,讓長輩也能參與環保行動,成為永續生活的行動者。
在全球推動淨零碳排、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能源脆弱族群的需求必須被辨識,並回應其需求。畢嘉士基金會期盼透過與在地企業的合作,讓能源轉型能真正實現平等、包容的永續未來。
















-350x250.jpg)
-120x86.png)

-120x86.jpg)

-120x86.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