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粿khioh-kué」,其「撿/抾」有徵收的意涵,估在清末時期,埔里盆地的地主埔裏社人每年須向入墾的中部平埔諸社收取百分之五的大租,亦稱「亢五租」,其中需負擔一部份給水社邵族人作為「屯餉」,而後因劉銘傳實施減租以及日本時期政策消滅大租權等因素,水社邵族人因為收不到屯餉,而演變成到埔里來收取「酒」、「粿」、「肉」等物質作為象徵,其收租對象在歷史的發展之下即包含了埔里道卡斯族的崩山社群及巴布薩族的東螺社群等人群。
據埔里道卡斯族紅瓦厝部落耆老口述,往年邵族人從日月潭徒步埔里時,族人們會準備「阿拉粿」及「酒水」作為答謝禮,而邵族人亦會事先在日月潭捕撈魚蝦及蚌類作為見面禮,而因邵族人來到埔里多半已是黃昏,因此會選擇在熟識的特定家戶或聚落集會所(公廳)過夜,也因此發展出氏族之間的特殊互動關係。
2024年7月12日,在雙方部落青年的積極推動下,繼2020年後再度共同舉辦了「mara sa kinapruq 撿粿儀式」,由道卡斯族紅瓦厝部落的Ahuan家族籌辦,並邀請家族成員及周邊族群(包含巴宰Pazeh、噶哈巫Kaxabu、巴布薩Babuza、巴布拉Papora、羅亞Lloa、阿里坤Arikun)一同參與,希望除了能延續雙方歷史情誼,更期盼能讓年輕一代可以瞭解祖先與土地之間的關係,試圖在解構與重構的過程中找到認同的多元發展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