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苳入石柳為府城百年傳統工藝,運用異木的對比色進行作品構圖,並透過雕刻以及鑲嵌兩種工藝技巧製作而成,早期大部分運用在家具的裝飾上,其製作過程之繁瑣,只有大戶人家才得以擁有、收藏。
此次戲遊傳說藝創文史工作室郭玲君申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學院補助計畫,籌畫為期三個半天的雕刻轉藝體驗營,邀請臺南專精茄苳入石柳工藝藝師劉進文將此工藝技巧帶入國中藝術人文領域教師研習,引領老師們認識此工藝之特色,並且經由人物鑲嵌體驗的手作體驗來了解異木鑲嵌的特點以及認識傳統工藝研發出的新式創意。本計畫希望能透過這次體驗營來刺激老師們的教學靈感,將府城特有之無形文化資產融入課程教學中,落實無形文化資產在當代生活之延續。
本次體驗營執行日期為3/31、4/7、4/14,活動內容包含認識茄苳入石柳以及傳統木雕作品的差異,茄苳入石柳的製作過程、傳統藝師的成長背景以及人物肖像鑲嵌實作等,劉進文亦將自己的作品帶到現場進行解說,讓老師們可以親自在現場欣賞作品的趣味。
負責這次教師研習的臺南市崇明國中老師蔡育錚表示,由於傳統技藝保存不易,許多當代的傳藝觀念以及市場概況,需要靠執業的工藝老師來到學校與老師們進行現場面對面的對談,學校老師們才能夠了解傳統工藝的脈絡以及欣賞方式,很難得這次除了能近距離的與當代的傳統工藝老師進行交流之外,還可以實際進行手作體驗,大家都非常珍惜這次難得的體驗機會,並計畫在體驗營活動結束之後,與校內藝術領域的老師們在學校的藝術走廊進行布展,邀請全校師生一同欣賞、認識這項特殊的無形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