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語言與文化做為橋樑,找回新住民孩子的自信與家鄉連結
升上高三的小吉(化名)分享,從小常聽媽媽用越南語和遠方親友通話,卻始終聽不懂內容,那語言對他而言既陌生又遙遠。直到去年十月,他鼓起勇氣告訴媽媽:「我想學越南語。」這份主動讓媽媽既驚喜又感動。從拼音開始學起,一路認真累積詞彙與句型,課堂外,也透過動手寫春聯、烹飪越南料理、親手繪製傳統圖騰背袋等文化體驗,更深刻地認識母親的家鄉。某次營會中,他聽老師分享在越南成長的艱辛故事,深受觸動,回家後第一次主動聆聽媽媽談起童年。那些原本抽象的片段,逐漸變得具體而溫暖;原本屬於媽媽的語言與記憶,也成為母子之間最深的連結。
另外一位,接受展望會資助長達11年的小弘(化名),由越南籍母親獨力扶養。三年前,他成為越南語培力計畫的一員,學習中展現出積極的態度,更逐步建立語言基礎。兩年前返越南探親時,他第一次能用越南語向外公外婆打招呼,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親近與喜悅。他分享:「以前完全聽不懂,總覺得和媽媽的親人有距離。現在我們在家也會用簡單越南語互動,我更了解媽媽的故事,也更能包容她的背景。」對他來說,最大的改變是自我認同的建立,小弘說「會說越南語的我,不只更有自信,也是更完整的我。」
齊心攜手支持新二代學子,培育具國際視野的下一代
財團法人臺北市丁善理先生社會福利慈善紀念基金會陳秀足執行長表示:近年來越南躋身為全球重要經濟體之一,透過學習越南語不僅具備國際交流機會也建構新二代青年在經貿上的軟實力。我們欣慰看到孩子透過展望會的課程,不僅與家人更親近,也在未來更具競爭力。陳秀足執行長更表示,今年在計畫中所新增的「職涯自立預備學習營」,讓孩子從職場倫理、溝通表達到財務規劃,為未來就業獲得更全面的準備。
秀傳醫療體系代表陳宛儀高級專員指出:秀傳醫療體系長年守護在地民眾的健康,也希望成為新住民孩子在教育資源的強力後盾。在參與這個計畫後更看見,這不只是語言學習,而是孩子生命故事與文化歸屬的重建。她分享,看到孩子透過課程逐步建立語言自信,令人動容,並承諾秀傳將持續回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陪伴孩子穩健成長。
博大科技代表賴秀苓稽核主管則說:博大科技長期落實企業社會責任(ESG)並在電源供應器的領域上不斷創新,不僅是支持更帶著同仁們與展望會協力配搭,希望在教育領域成為孩子的支持力量。「我們深信,當孩子因學習母語而更懂得自我、擁有自信,那份能量就像電源一樣,持續驅動他們的未來。能陪伴孩子走過學習旅程,也期待透過參與計畫,連結越南營運人才的未來性,對企業來說就是最有價值的投資。」
支持響應國內助學行動 助弱勢學子提升未來發展潛力,增加競爭力
台灣世界展望會專案行銷發展處處長侯姿羽表示:台灣世界展望會長期陪伴國內弱勢兒童與家庭的需要,其中看見新二代的兒少不僅面臨家庭經濟上的困境,與母親在語言及文化認同上也相對弱勢,展望會透過推動相關培力方案,設計多元的語言學習培力計畫,協助新住民子女深化發揮天生具備的文化優勢,將更能夠幫助孩子正向發展、未來充滿希望。侯姿羽處長提及,近年來,整體經濟環境的困境也成為在服務弱勢兒童的挑戰,誠摯地邀請社會大眾響應「兒童資助計畫」,每月定期捐款2,000元資助一名國內兒童,或每月1,000元支持「國內助學行動」,共同成為守護弱勢孩子成長的力量,歡迎撥打愛心捐款專線:05-2310379轉104楊專員。